1.急求--电冰箱的额定技术参数有那些?

2.海信中央空调质量怎么样?还有价格

3.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及答案

4.小区直饮水与桶装水区别 桶装饮水机和直饮机哪个好

5.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在哪里?

纳米冰箱制冷原理是什么_纳米技术的冰箱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第1—5题。

在地球上空20至30千米的大气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这就构成了大气臭氧层。虽然其中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的所有生灵!

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云雨7号”卫星探测出这个空洞的面积大如美国。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欧洲的上空,臭氧层也在受到侵蚀,形成臭氧稀薄区域。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

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很多,而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器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由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自由氯原子。而一个自由氯原子就可以借助连锁反应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科学家研究表明,大气中臭氧每减少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由臭氧层被破坏所带来的地球环境的变化,会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不仅如此,臭氧层被破坏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为此,科学家们呼吁世界各国必须加强合作,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

1.为什么称臭氧层为“生命之伞”?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臭氧层“空洞”在文中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CFC类物质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臭氧层被破坏,对人类生存有哪些危害?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第二段和第三段的说明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因为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的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庇护着人类及地球的所有生灵。 2、指臭氧层中的臭氧稀薄区域。 3、CFC类物质(或氟氯烃)进入同温层,经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对臭氧分子有很强破坏作用的自由氯原子。 4、会带来大量的皮肤癌患者,会使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 5、因为第二段先说臭氧层被破坏的现状,第三段再说导致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这是按照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的(有“由现状到原因的逻辑顺序”意思的也可得分)。

急求--电冰箱的额定技术参数有那些?

高跟鞋 15世纪的一位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外出风流。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因为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将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 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地盛行起来了。 雨 衣 1747年,法国工程师弗朗索瓦·弗雷诺制造出世界上最早的雨衣。 他利用从橡胶木上获得的胶乳,把布鞋和外套放在这种胶乳溶液中进行浸涂处理后,就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 在苏格兰橡胶厂的麦金托什因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具,每逢雨天,只能冒雨上下班。一天,他不小心将橡胶汁沾满衣裤,怎么也擦不掉,只好穿着这射脏衣服回家。室外阴雨绵绵,麦金托什回到家却惊喜地发现,穿在里面的衣服一点没有湿,他索性将橡胶汁涂满全身衣服。这就是世界上第一件胶布雨衣。 剃须刀 1828年谢菲尔德制成一边有保护的刀片,这是安全刀片的前身。 1895年,美国一位推销员吉列偶遇发明家佩因特·佩因特希望赚大钱,想发明一种从从都需要而且一次性使用的东西。 一天,吉列刮胡子,发现剃刀的刀片正适合这种构想。他设计出种安全剃刀夹持柄,但找不到能制成薄刀片的厂家。到1901年,他遇见机械师卡森,才解决了技术问题,使锄形刀架与双刃可换刀片合成一体,并申请了专利。 早在1900年,电动剃须刀已在美国获得专利,但第一种适于商业制造的电动剃须刀是由美国退役陆军上校希克设计,并于1928年获得专利的。 镜 子 我们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制出了精美的“透光镜”。14世纪初,人用锡箔和水银涂在玻璃背面制镜,照起来很清楚。15世纪纽伦堡制成凸透镜,是制玻璃时在内部涂上一层汞剂而成。 现代镜子是用1835年德国化学家利比格发明的方法制造的。把硝酸银和还原剂混合,使硝酸银析出银,附在玻璃上。 拉 链 拉链是1891年由美国芝加哥机械师贾德森最先发明的。 贾德森为了解除每天系鞋带的麻烦,就发明一种可以代替鞋带的拉链。这种拉链是由一排钩子和一排扣眼构成,用一个铁制的滑片由下往上拉,便可使钩子与扣眼一个依次扣紧。贾德森把样品送到1893年的哥伦比览会上展出,得到好评,并因此取得了专利。 如今,拉链的品种不断增多,其应用不只限于日用品,而且已进入科研、医疗、军事等领域,被某些人誉为20世纪科技界的10大文明之一。 冰 箱 第一台人工制冷压缩杨是由哈里森在1851年发明的,哈里森是澳大利亚《基朗广告报》的老板,在一次用清洗铅字时,他发现涂在金属上有强烈的冷却作用。 是一种沸点低的液体,它很容易发生蒸发吸热现象。哈里森经过研究研制出了使用和压力泵的冷冻机,并把它应用在澳大利亚维多利的一家酿酒厂,供酿酒时制冷降温用。 第一台用电动机带动压缩机工作的冰箱是由瑞典工程师布莱顿和孟德斯于1923年发明的。后来一家美国公司买去了他们的专利,于1925年生产出第一批家用冰箱。

海信中央空调质量怎么样?还有价格

电冰箱的国家标准:GB/T8059.1-3-1995 冷藏箱、冷藏冷冻箱、冷冻箱的国家标准GB/T8059.4-1993 风冷式冰箱的国家标准

气候类型: SN—亚温带型 10℃—32℃

N—温带型 16℃—32℃

ST—亚热带型 18℃—38℃

T—热带型 18℃—43℃

——我国的产品大多是ST和N型

型号名称: BC — (/ W) 表示冷藏箱

BD — (/ W) 表示冷冻箱

BCD —? (/ W) 表示冷藏冷冻箱

B / 表示家用电冰箱

、? / 表示有效容积

W / 表示风冷冰箱

——节能认证标识

我国在1998年10月成立了专门认定节能产品的机构——中国节能产品认证中心(简称CECP),CECP有一系列标准来判别某产品是否属于节能产品。其认证范围是节能、节水和环保产品。中心成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从1999年4月开始,首先从家用电冰箱入手,正式开展了节能认证工作。CECP目前受理家用电冰箱、微波炉、电热水器、电饭煲、水嘴、座便器、电视机、电力省电装置等18类产品的节能产品认证工作,以后还将进一步开展洗衣机的节能节水认证。

认证标识?0?2目前我国市场上有2种标识可以帮助消费者进行选择,其一是由CECP认定公布的中国节能认证标识,另一个就是欧洲能效等级标识。这些不同的标准也反映出我国节能产品发展的进程:随着科技进步,节能水平在不断提升,也带动了标准的升级。

A、 中国节能认证标识带有蓝色的“节”字,表明该产品已经通过了中国节能认证。这项认证在1999年刚开始进行,经过这几年的努力,目前大多数家电都能够达到这个指标。

B、 欧洲能效等级标识欧盟家电能效等级为A到G共7个等级,电冰箱、电冰柜能源标签引入A+和A++两个等级,对家用洗衣机的能效标签引入A+等级。新引入的A+等级耗电量将比同类产品节电58%以上,A++等级耗电量比同类产品节电70%以上。

由于我国原有的节能标识只有节能与不节能之分,对产品的节能性能没有细致的划分,新的能耗标签又尚未出台,一些企业借用了欧洲能耗等级标识。

—电冰箱上星级符号的意义

表示电冰箱冷冻部分储藏温度的级别。是国家标准统一用的电冰箱冷冻室内温度的一种标记。

每个星表示电冰箱冷冻室内储藏温度应达到-6℃以下,冷冻食物的储藏时间为1周。

例 如:

三星级电冰箱,表示电冰箱冷冻室内储藏温度应达到-18℃以下,并具有对一定量食品的速冻能力。简单地讲,冷冻能力表示了25℃的一定量的瘦牛肉经过24小时可冷冻至-18℃以下的特征。

家用电冰箱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以单门电冰箱为例,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它的主要和附件结构和工作原理。电冰箱由箱体、制冷系统、控制系统构成。在制冷系统中,主要组成有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毛细管节流器四部分,自成一个封闭的循环系统。其中蒸发器安装在电冰箱内部的上方,其他部件安装在电冰箱的背面。系统里充灌目的了制冷剂。制冷剂在蒸发器里由低压液体汽化为气体,吸收冰箱内的热量,使箱内温度降低。变成气态的制冷剂被压缩机吸入,靠压缩机做功把它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再排入冷凝器。在冷凝器中制冷剂不断向周围空间放热,逐步凝结成液体。这些高压液体必须流经毛细管,节流降压才能缓慢流入蒸发器,维持在蒸发器里继续不断地气化,吸热降温。就这样,冰箱利用电能做功,借助制冷剂的物态变化,把箱内蒸发器周围的热量搬送到箱后冷凝器里去放出,如此周而复始不断地循环,以达到制冷。

——无氟制冷剂

以前普通电冰箱的制冷系统,常常使用R12制冷剂。当它泄漏到空气中,受到阳光的照射,会产生化学反应。导致臭氧数量减少,破坏大气环境,造成臭氧层消失而形成空洞,对人类的健康及生物正常成长造成很大的威胁。随着国家发布了对氟利昂制冷剂的规定,凡是带有氟利昂制冷剂产品2010年全部不准销售。所以,现在很多厂家陆续转型推出无氟电冰箱。这种电冰箱大多用了R134a制冷剂或R600a制冷剂替代了R12制冷剂,其电冰箱的主要零部件和密封材料以及润滑油都与普通电冰箱不同。 R600制冷剂目前是最好的制冷剂,欧洲目前的无氟冰箱全部用R600制冷剂。R600制冷剂能耗低,能有效减少制冷剂对压缩机的损伤,不破坏大气臭养层,没有温室效应,相对于R134、R401等制冷剂来说,其制冷效率高、噪音降低2—4分贝,又节能,是目前最理想的制冷剂。

——什么是无氟“双绿色”冰箱

无氟“双绿色”冰箱是指冰箱的制冷剂和箱体保温发泡材料不再使用氟氯烃物质(简称氟利昂),分别改用替代物,不再污染环境。按国际惯例,这种电冰箱可以称之为“双绿色”,即减少氟利昂含量100%,这是一种完全符合国际环保要求的新型电冰箱。

普通电冰箱的制冷系统常用R--12(氟利昂)作制冷剂。当它泄漏到空气中以后,受到阳光中的紫外线的照射,极易发生化学反应,破坏臭氧层,导致臭氧数量减少,甚至造成臭氧层消失而形成空洞,对人类的健康及生物的正常生长与繁衍造成威胁。

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大气环境,很多厂家陆续推出了“无氟”冰箱,这种冰箱大多改用R-134a和R-600a作为制冷剂.

直冷式和风冷式冰箱

直冷式电冰箱,是利用冰箱内空气自然对流的方式来冷却食品的。因为蒸发器常常安装在冰箱上部,蒸发器周围的空气要与蒸发器产生热交换,空气把热量传递给蒸发器,蒸发器把冷量传递给空气。空气吸收冷量后,温度下降,密度增大,向下运动。冰箱内下部的空气要与被冷却食品产生热交换,食品把热量传递给空气,空气得到热量后,温度回升,密度减少,又上升到蒸发器周围,把热量传递给蒸发器。冷热空气就这样循环往复地自然对流从而达到制冷目的。

风冷式电冰箱的蒸发器常用翅片管式,放置在冷冻室与冷藏室之间的夹层中或箱内后上部。利用一只小型风扇强迫箱内空气对流,以达到冷却的目的。 我国生产的电冰箱绝大多数是直冷式电冰箱,风冷式电冰箱的产量比较少。

——保鲜冰箱

据科学分析,微生物的腐败作用和酶的分解作用是导致食物腐败的罪魁祸首。2℃至6℃,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大为降低,可以保持食物新鲜,并能充分留住营养。在-18℃时,微生物和酶的活动基本停止。

保鲜冰箱“鲜”在那里?

传统冰箱只有两个温区:冷冻区,温度范围涵盖在-10℃—-28℃之间,满足强冷冻需求;冷藏区,温度范围涵盖在2℃—10℃之间,满足即时保鲜需要。由于技术局限,2℃—-10℃之间一直呈现空白,而这个温度区段,却恰恰是许多肉类、水果、蔬菜类的更为适宜的保鲜区。-7℃软冷冰箱致力于肉类的保鲜;而0℃保鲜冰箱则更着重于水果、蔬菜类的保鲜。

——节能冰箱

变频技术:通过传感器及电子智能控制系统,压缩机可根据冰箱冷藏室或冷 冻室的需要来改变转速以满足其制冷量的需要。由于变频技术能最佳地分配冷量,其制冷循环能保持在最节能的状态,相对于普通冰箱能节约能耗20%左右。

多循环制冷系统:通过电磁阀及电子温度控制系统,将制冷量送到最需要的间室。从而实现准确的温度控制并有效地控制间室内的温度波动以实现冰箱内食品更好的保鲜和节能目的。

节能压缩机:压缩机生产厂家通过提高机械和电器效率,改进压缩机内的冷却以及减少活塞的多余的间隙容积来实现总体效率的提高。

无霜冰箱的智能化霜:通过传感器及控制系统,冰箱可根据开门的频繁程度来自动调整无霜冰箱的化霜周期以实现冰箱既无冰堵并能有效节能4%左右的目的。

真空绝热技术:真空绝热技术具有最大的节能潜力,理想状况下可实现30%左右的节能目标。但由于太高的材料成本以及工艺上质量控制的高难度,从而影响该技术目前的发展。

目前,新的节能冰箱技术开发是各大冰箱生产厂家竞争的主要焦点之一

——纳米技术冰箱

纳米只是一个度量单位,而纳米科学的内涵就是在纳米的尺度下认识世界,关键是物质要在性能上出现突变。现在有一些企业随便以纳米冠名进行商业炒作,夸大纳米的作用,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也伤害了纳米技术的本身。

比如“纳米杯”,外形上与普通杯没有区别,很可能只是在一小块陶瓷制品中加入了纳米材料,就被称为“纳米杯”。其实判断是否运用了纳米技术的标准是,消费者是否确实感到了与普通杯的不同,确实对身体有好处,如果讲不清为什么有“神奇功效”,在杯子上贴上100个纳米标签也没用。

所谓“纳米冰箱”仅仅是一些杀菌材料中用到纳米技术,至于是否用了纳米就更能杀菌却无法证明。

——冷冻柜、冷藏柜

冷冻柜主要用于食品的冷冻和低温储存,箱内温度一般在-18℃以下。它有立式和卧式两种类型,内部容积从130--1000L不等。

冷藏柜是一种带有小型制冷装置的冷藏设备,又可称为陈列柜,专门用于存放果菜及饮料等。它主要分立式和卧式两种类型,有单门、二门、四门等。?0?2

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及答案

海信中央空调质量还是挺不错的,价格也比较适中。海信空调运转噪声极小,频率范围大幅拓宽,同时机芯精密度提高,大幅减低泄露损失,过压缩损失,能效提高达5%以上。

压缩机是评定空调质量如何的一个因素之一,海信生产出的空调产品用的是国际知名的压缩机,质量越好的压缩机在进行使用的时候运转会更加的稳定。

优质的压缩机配合上空调中多方位的灵敏温感系统,能够敏锐的控制空调制冷制热的状态,有效的实现对压缩机运转状态的优化,轻松的就能获取高效的制温效果,同时还能降低空调运转所消耗的能耗。

空调制冷原理

液体汽化制冷是利用液体汽化时的吸热、冷凝时的放热效应来实现制冷的。液体汽化形成蒸汽。当液体(制冷工质)处在密闭的容器中时,此容器中除了液体及液体本身所产生的蒸汽外,不存在其他任何气体,液体和蒸汽将在某一压力下达到平衡,此时的气体称为饱和蒸汽。

压力称为饱和压力,温度称为饱和温度。平衡时液体不再汽化,这时如果将一部分蒸汽从容器中抽走,液体必然要继续汽化产生一部分蒸汽来维持这一平衡。 液体汽化时要吸收热量,此热量称为汽化潜热。

汽化潜热来自被冷却对象,使被冷却对象变冷。为了使这一过程连续进行,就必须从容器中不断地抽走蒸汽,并使其凝结成液体后再回到容器中去。

从容器中抽出的蒸汽如直接冷凝成液体,则所需冷却介质的温度比液体的蒸发温度还要低,我们希望蒸汽的冷凝是在常温下进行,因此需要将蒸汽的压力提高到常温下的饱和压力。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海信空调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空调

小区直饮水与桶装水区别 桶装饮水机和直饮机哪个好

往往在初三这一阶段要怎样有针对性的做化学练习呢?别着急,接下来不妨和我一起来做份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希望对各位有帮助!

化学与社会发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不属于现代化学科研人员研究方向的是(  )

 A.合成新材料 B.开发新能源

 C.开发卫星定位系统 D.工业?三废?处理

 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源、材料和环境等问题都属化学要研究的问题.

 解答解:A、合成新材料,属于现代化学科研人员研究方向,故A正确;

 B、开发新能源,属于现代化学科研人员研究方向,故B正确;

 C、开发卫星定位系统属于物理研究的领域,不属于化学研究方向,故C错误;

 D、工业?三废?的处理,属于现代化学科研人员研究方向,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是对化学学科研究方向和对象的考查,侧重基础,难度较小.

 2.下列变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用燃烧法区别羊毛和合成纤维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羊毛和合成纤维燃烧时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B、气球充气过多爆炸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以大米、高粱、小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酒的过程中生成了酒精,属于化学变化.

 D、铜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变成铜绿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铜绿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3.下列物质不属于有机物的是(  )

 A.甲醛(HCHO) B.葡萄糖(C6H12O6)

 C.醋酸(CH3COOH) D.碳酸(H2CO3)

 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有机物的特征、分类及聚合物的特性;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无机物是指不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解答解:A、甲醛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B、葡萄糖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C、醋酸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

 D、碳酸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碳酸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与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4.材料的应用和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步紧密相关,下列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陶瓷 B.青铜 C.聚乙烯 D.玻璃钢

 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复合材料、纳米材料.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是指用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材料,可根据定义进行解答.

 解答解:A、陶瓷是一种无机材料.

 B、青铜也是无机材料,属于合金.

 C、由聚乙烯制成的材料是一种塑料,我们日常生活中食品包装袋等,属有机合成材料.

 D、玻璃钢是一种有多种成份组成的复合材料.

 故选C

 点评注意记忆常见的合成材料,主要有三大类: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要和天然纤维、橡胶区分.

 5.下列对物质的分类存在错误的是(  )

 A.空气、石油、生铁都属于混合物

 B.塑料、包装泡沫、棉布都属于合成材料

 C.蚕丝、羊毛、羽绒都属于天然材料

 D.甲烷、乙醇、葡萄糖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A、掌握混合物的概念:由两种及以上物质组成的;如盐酸溶液、空气;

 B、合成材料的概念: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 方法 或聚合作用加工而成的材料,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都属于合成材料;

 C、天然材料:相对于人工合成材料而言.指自然界原来就有未经加工或基本不加工就可直接使用的材料.如棉、麻、丝、毛、砂、石、木等;

 D、有机化合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糖、血红素、叶绿素、酶、激素等.

 解答解:A、空气、石油、生铁都属于混合物,分类正确,故A正确;

 B、塑料、包装泡沫、棉布都属于合成材料,分类错误,棉布为天然材料,故B错误;

 C、蚕丝、羊毛、羽绒都属于天然材料,分类正确,故C正确;

 D、甲烷、乙醇、葡萄糖都属于有机化合物,分类正确,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明确分类是一种化学中常用的 学习方法 ,要抓住分类的依据来认识分类结果,依据不同,得出的结论不同.

 6.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土制成的核心筒.其中钢属于(  )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D.有机高分子材料

 考点金属材料及其应用.

 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

 分析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据此结合钢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钢是含碳量为0.03%~2%的铁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金属材料的范畴(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7.下列叙述与化学知识相符合的是(  )

 A.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减少污染

 B.酸雨主要是由于农村使用农药和化肥造成的

 C.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塑料是天然有机材料,对环境没有不良影响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白色污染与防治.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与生活.

 分析A、乙醇燃烧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B、当空气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物质时容易形成酸雨;

 C、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是不能改变的;

 D、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解答解:A、汽油中加入乙醇可节省石油,减少污染.故选项正确;

 B、农村使用农药和化肥能够造成环境污染,但是不能形成酸雨.故选项错误;

 C、用水灭火是因为水可以降低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故选项错误;

 D、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使用塑料容易造成?白色污染?.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节能环保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8.石头纸是一种新型、环保纸张.它与传统的木浆纸不同,是将碳酸钙粉末加上15%的聚乙烯和5%的胶合剂,经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聚乙烯是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

 B.石头纸的应用不能减少对树木的砍伐

 C.利用稀盐酸可以区别石头纸与木浆纸

 D.石头纸极易溶于水可以回收利用

 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酸碱盐的溶解性.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

 分析A、根据材料的分类及定义进行分析.

 B、根据石头纸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石头纸和木浆纸的成分和性质进行分析.

 D、根据物质性质进行分析.

 解答解:A、聚乙烯是人工合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属于塑料.所以不对.

 B、石头纸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所以可以减少对树木的依赖,所以不对.

 C、石头纸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盐酸会腐蚀它,而木浆纸是纤维素,不和盐酸反应,所以可以区分,正确.

 D、石头纸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不易溶于水,所以不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提取信息并结合课本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9.不属于有毒物质的是(  )

 A.二氧化硫 B.氯化钠 C.甲醛 D.黄曲霉素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一般凡通过接触、吸入、食用等方式进入机体,并对机体产生危害作用,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暂时性或是永久性的病理变化的物质都叫做有毒物质.二氧化硫、甲醛、黄曲霉素是有毒的物质,食盐不具有毒性.

 解答解:A、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导致支气管炎、肺气肿、眼结膜炎症等,是有毒物质;故选项错误;

 B、氯化钠是人类所需的盐类化合物,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是无毒物质,故选项错误;

 C、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失去生理功能而变性,是有毒物质;故选项错误;

 D、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等疾病,是有毒物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常见物质的性质、毒性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分类投放垃圾箱有三个垃圾投放口分别为绿色(可回收物)、黑色(有害物)、**(废弃物).下列生活垃圾应放于绿色投放口的是(  )

 A.贝壳 B.废电池 C.果皮 D.矿泉水瓶

 考点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不同颜色的垃圾箱分级回收不同种类的垃圾.绿色的是投放可回收垃圾的,**的为不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主要是厨房垃圾,包括果皮、贝壳等;可回收垃圾主要是纸类、塑料、橡胶、金属、玻璃等;有害的污染环境放进黑色垃圾箱.

 解答解:果皮和贝壳没有回收的价值属于不可回收垃圾应该放入**垃圾箱;而矿泉水瓶属于可回收垃圾中的塑料,具有回收价值应该放入绿色垃圾箱;废电池能污染环境应放入黑色有害的垃圾箱.

 故选D.

 点评垃圾的分类回收利用即节约了也保护环境,是中考常考的 热点 问题.

 11.?低碳生活?、?低碳技术?的基本理念是节能减排.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

 A.焚烧大量秸杆 B.焚烧垃圾发电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 D.使用可降解塑料

 考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分析比较法.

 分析A、根据焚烧大量秸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判断.

 B、根据垃圾回收再利用的好处判断.

 C、根据用旧报纸制铅笔杆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以及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判断.

 D、根据使用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石油的使用,并能减少环境污染判断.

 解答解:A、焚烧大量秸杆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烟尘等,不符合?低碳?理念,所以正确.

 B、焚烧垃圾发电,既减少了污染,又减少了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间接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理念,所以错误.

 C、用旧报纸制铅笔杆,可以减少森林的砍伐,树木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同时还可以生产中所消耗的能源,防止废旧书本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符合?低碳?理念,所以错误.

 D、塑料是石油产品,使用可降解塑料,减少了对石油的消耗,同时减少了生产所消耗的能源,防止了白色污染,符合?低碳?理念,所以错误.

 故选A.

 点评在极端天气肆虐的今天,低碳生活理念已成为现代人的共识,节能减排的 措施 和观念培养便成为化学考查的热点,在学习中要求学生要认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低碳生活理念指导自己的活动,把节能减排的措施运用到生产、生活中去,在实践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12.以下获取氢气的途径中,从绿色能源的角度看,较有发展前途的是(  )

 ①电解水 ②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③使用高效催化剂分解水 ④水煤气法:C+H2O(气) CO+H2⑤热裂法:CH4 2H2+C.

 A.②③ B.④⑤ C.①②④ D.③④⑤

 考点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分析制取氢气的过程可知电解水时需要消耗电能,水煤气法需要高温及碳生成有毒一氧化碳,热裂则需要消耗热量均不是有前途的方式.

 解答解:绿色能源是污染很小的能源,获取氢气的五种方法中,水煤气法需要高温及碳,热裂则需要消耗大量的热量均不是有前途的方式,只有②③是高效清洁的方式.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多种方式制取氢气优缺点的考查,解决的出发点是:环保、高效、节能,属基础性分析题.

 13.下列能量转化中,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  )

 A.水力发电 B.燃煤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风力发电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分析化学变化不但生成新物质而且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变化经常表现为热能、光能和电能的放出或吸收.如、石油、煤炭、蓄电池等储存的能量,都是靠化学反应释放出来的.解答此题准确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的反应,即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解答解:物质的状态变化一般伴随着能量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存在能量变化,但物质的化学变化过程一定伴随能量变化.

 判断的关键是看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选项A、C、D中尽管有能量的转化,但是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均属于物理变化.

 只有B项燃煤发电,通过煤的燃烧释放能量,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型的关键是先准确把握那一项属于化学变化,再用排除法进行筛选出正确答案即可.

 14.?生活离不开化学?,下列叙述合理的是(  )

 A.有人称自己有特异功能,能?化水为油?

 B.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以保质保鲜

 C.食用加碘盐,可预防大脖子病

 D.煤、石油都是可再生的能源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常见中毒途径及预防方法.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质量守恒.

 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改变判断A错

 根据甲醛有毒判断B错

 根据人体内所含重要元素的作用判断C对

 根据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判断D错

 解答解:

 A、水由氢氧元素组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不会生成含有碳元素的油,故A错

 B、甲醛会使蛋白质变性,不能浸泡食品,故B错

 C、人体内含有适量的碘元素可以预防大脖子病,故C对

 D、煤和石油是由古代动植物遗体经过漫长的年代发生复杂的化学变化形成的,是不可再生的能源,故D错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物质与食品和再生能源等内容,此类题也经常出现在中招试题中,需仔细分析.

 15.下列做法与贵阳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不相符的是(  )

 A.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B.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C.工业废气、实验室废液未经处理任意排放

 D.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天然气等

 考点富营养化污染与含磷洗衣粉的禁用;"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

 分析根据各种行为能产生的后果考虑本题,分析哪些属于污染情况,在平时生活中应当注意这方面.

 解答解:A、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可以防止水质富营养化,造成水体污染,故做法正确;

 B、回收各种废弃塑料,可以保护水体和土壤,有利于环境保护,故做法正确;

 C、工业废气、实验室废液未经处理任意排放,会造成空气污染,水体污染,故做法错误;

 D、提倡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天然气等,可以保护环境,节约能源,故做法错误.

 故选C

 点评环境保护已经是刻不容缓,我们都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环境.

 16.含硫的煤不完全燃烧时,排放出污染环境的气体是(  )

 A.只有CO B.只有SO2C.CO和CO2D.SO2和CO

 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碳的化学性质;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

 分析可以根据煤的元素组成、不完全燃烧时的产物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解答解:煤中主要含有碳元素,还含有少量的硫元素,不完全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烟尘等物质.

 故选D.

 点评本题很简单,掌握煤的元素组成是解题的关键,还要注意现象是不完全燃烧,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17.2010年初,云南、广西等地出现了严重的干旱,接着,湖南、江西、广东等地又出现了大面积的洪涝灾害,环境问题再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下列举措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

 B.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

 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

 考点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三废"处理的必要性和一般原则.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

 B、垃圾分类存放、回收和处理,可以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C、煤、石油的使用生成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空气污染物;

 D、新能源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

 解答解:A、植树造林,增大绿化面积,可以净化空气和减少温室效应,故正确;

 B、根据可回收垃圾是指能够回收再利用,既不污染环境又节约了,不可回收垃圾属于不能再利用,但可以集中处理.故正确.

 C、大量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会增加空气污染物,不利于环境保护,故错误;

 D、大力开发、利用新能源,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正确.

 故选C

 点评通过回答本题要知道垃圾的一般处理方法,不要乱扔垃圾,要进行集中处理,要考虑废物的回收再利用,节约.

 18.为了宣传环保政策,让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有关部门设计了多种标志在公共场所张贴.下列各标志中,属于节能标志的是(  )

 A. B. C. D.

 考点几种常见的与化学有关的图标.

 专题公共标志型.

 分析本题通过对几种环保型图标的辨识来考查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要求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这些图标的含义.

 解答解:A、该图周围是英文字母e,这是 英语单词 能量(energy)的第一个字母,中间是汉字节,合起来就是节能,因此该图是节能标记;

 B、对各种垃圾,废弃物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是物品回收标志.

 C、该图以青山绿水为图案,周围的圆环代表环境,要求人们要爱护环境里的青山绿水,这就是我国的环境标志.

 D、该图由三部分构成,即上方的太阳、下方的叶片和中心的蓓蕾,象征自然生态;颜色为绿色,象征着生命,农业、环保;整个图形描绘了一幅明媚阳光照耀下的和谐生机,告诉人们绿色食品是出自纯净、良好生态环境的安全、无污染食品,能给人们带来蓬勃的生命力.是绿色食品标志.

 故选:A.

 点评本题设计的简洁明了,但考查的内容丰富,有利于考查学生的环保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知识面要宽广,还要从点滴小事做环保.

 19.科学证明:空气中的微量臭氧(O3),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的损害.空调和冰箱的制冷剂?氟里昂?是一种氯氟烃(以M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M+O3?MO+O2;MO+O3?M+O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作用是(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催化剂是指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解答解:根据反应表达式可知,氟利昂虽然参加了反应过程,但是最后又分解出来.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没有改变,属于催化剂.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判断催化剂的问题.

 20.食品安全关系人民健康,下列食品属于安全食品的是(  )

 A.添加瘦肉精 饲养 的猪肉 B.用化工原料染色的馒头

 C.用甲醛浸泡过的毛肚 D.加碳酸氢钠焙制的糕点

 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A、根据瘦肉精的使用会使人体产生病变进行分析,

 B、根据染色馒头是通过回收馒头再加上着色剂而做出来的进行分析,

 C、根据甲醛可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性质考虑判断,

 D、碳酸氢钠受热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解:A、瘦肉精有很危险的副作用,轻则导致心律不整,严重一点就会导致心脏病,故A错误,

 B、染色馒头,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故B错误,

 C、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C错误,

 D、碳酸氢钠受热会产生二氧化碳,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

八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提纲在哪里?

家庭用水有很多种类型,在选择什么用水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水的类型。比如说每个小区都有直饮水或者是桶装水的送水服务,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饮水需求来选择适合的了下。那么小区直饮水与桶装水区别是什么呢。

家庭用水有很多种类型,在选择什么用水的时候还是需要根据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水的类型。比如说每个小区都有直饮水或者是桶装水的送水服务,需要根据每个家庭的饮水需求来选择适合的了下。那么小区直饮水与桶装水区别是什么呢,大家可以多了解一些相关的内容。桶装饮水机和直饮机哪个好呢,在选择用水的时候这些相关的内容是需要知道和了解的。

小区直饮水与桶装水区别

桶装水也分好几种:纯净水、矿泉水、矿物质水(纯净水添加氯化钾、硫酸镁溶液);一般说的直饮水,是指家用纯水机(RO反渗透)制出来的水。

桶装饮水机和直饮机哪个好

桶装饮水机

如果你觉得用桶装水比较可靠,那么问题就比较简单,你只要买个底座。这种机器一般结构简单,价钱也不贵,通常都有加温,有的还可以制冷。所谓制冷,当然与冰箱空调的原理不同,用得是半导体制冷。制冷功能在夏季时有用,不妨可以考虑。选购时要注意产品的卫生性,防止二次污染。不过,现在许多桶装水公司通常者有?买水送机?,这样就不存在购机问题。

优点:价格较低,无需滤芯。

缺点:需花钱买水。桶装水质量难于保证。

适合人群:普通家庭。

直饮机

饮水方式由?买水喝?过渡到?造水喝?是近年来的新趋势。

这种饮水机的滤水桶外观五花八门,有的做得很卡通,自己喜欢就行。有些厂家号称用的?纳米塑料?可以杀菌,不可轻信。关键在于选择滤芯,这关系到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你的健康。滤芯所用的材料不同,滤出的水也差别很大,建议买一些的滤芯较为可靠。另外,要注意的是底座与使用桶装水是通用的。

优点:价格较低,可移动放置,放在客厅取水方便。

缺点:滤水效果有限,重金属无法滤掉,还要不时装水,较麻烦。不方便作为饮食用水。滤芯使用寿命较短,一般过滤1?2吨;而且失效后无停水指示装置,会造成二次污染。

适合人群:那些认为桶装水不?新鲜?,不经济,或对其水质有怀疑者。

上述的内容介绍了关于小区直饮水与桶装水区别这个问题,桶装水也分为很多种的,比如说纯净水啊还有矿泉水以及矿物质水等等,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来选择适合的水种。桶装饮水机和直饮机哪个好呢,上面的这些区别和对比大家可以多参考一下,对于选择适合的用水种类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第一章 声现象

第一课时

一、 复习引入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人们通过语言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优美动听的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性情,给人以美的享受。令人生厌的噪声分散人的注意力,影响工作,妨碍休息,甚至影响人的健康。各种物体的共振现象及其应用是中国人在声学上大量发现之一。课本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天坛里的回音壁、三音石、圜丘也都是古代中国人利用声学原理创造出来的奇迹。

二、 基础练习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⒈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声音的传播必须依靠介质。

⒉声音在固体、液体中比在空气中传播得快,真空不能传播声音。

⒊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秒以上,人耳能把回声跟原声区分开;如果不到0.1秒,回声和原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加强。

⒋乐音特征是:音调,响度,音色。其中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⒌噪声减弱的途径有:在声源处减弱_,在传播过程中减弱_,在耳朵处减弱_。

三、复习过程:基础知识讲解(教师边讲基础边穿插基础题目练习):

1、 声音的产生:

A、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振动停止,物体的发声就停止,但声音可继续传播。

B、 固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敲打门、桌子、人在楼层上走动等等皆可使固体振动发声。

C、 也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海水拍打海岸产生海浪声,又如著名的钱塘江大潮所产生的巨大的涛声。

D、 气体振动产生声音的例子:、炮弹快速穿过空气时产生的声音,秋风怒号。

2、 声音的传播

A.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

传声的介质有:空气(声波传播)、固体、液体(比较这几种物质传声速度、优劣)

B.声速:是一个表示声音传播快慢的物理量,它的大小等于每秒内声音传播的距离。

声速与物质的温度、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而言,有v固>v液>v气。

15℃空气中声音速度为340m/s。

3.人听到声音的条件:A.声源在振动发声.B.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如空气。C.听觉器官完好.

教师简要讲述人耳的结构,着重讲清楚鼓膜(形成起振)、听小骨(放大震动)、听神经(传到声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听觉中枢(形成听觉)这些部分的功能。

骨传导:人的头骨、颌骨等可接受声音刺激形成神经兴奋,并可把这些兴奋传递到听觉中枢形成听觉。

第二课时

一、复习过程

声音的三个特性:

A、 音调:声音的高低,也即通常所讲的“调子高低”问题。

①决定音调的因素:频率 (教师再将一下频率的概念、单位)

②人的听觉范围:20Hz~20000Hz

③超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

④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人听不到这种声。其他动物可以听到超声波、次声波。

B、 响度:指声音的强弱(大小)。即通常指的“嗓门大小”问题。它由物体的振幅决定。

教师比较频率和振幅的不同。

C.音色:某种声音所独具的特质。如二胡、小提琴,无论在白天、黑夜、人们都能区分,就是它们的音色不同之使然。

第三课时

一、复习过程

学习本章要求能常识性地了解噪声和它的危害以及减弱噪声的途径。

1.噪声:

①物理定义:物体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②环保角度上的概念:影响人们学习、休息、工作、谈话的声音。

③噪声强弱的表示:用分贝(dB)表示。教师讲一讲保证工作、学习的声强级、保护人听力的声强级等知识。

④噪声的控制:从三个方面实施。

声的利用:

①声音中含有信息: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②回声:回声定位

③声音中含有能量:超声波除结石,城市噪声中声能的开发(研究中)。

第二章 光现象

第一课时

一、 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光的直线传播的学习,应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还要知道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3×108米/秒。

二、基础练习

做下面一组填空题:

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太阳、月亮、烛焰、眼睛和钻石等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太阳、烛焰。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在我国古代墨经中记载着世界上最早的 小孔成像实验,并明确提出了光的直线传播。

3.光在直空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的速度小。

三、复习过程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分类:自然光源,如 太阳、萤火虫;人造光源,如 篝火、蜡烛、油灯、电灯。月亮 本身不会发光,它不是光源。

2、规律: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3、应用:

① 激光准直。

②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的后面形成黑色区域即影子。

③日食月食的形成:当地球 在中间时可形成月食。

如图:在月球后1的位置可看到日全食,在2的位置看到

日偏食,在3的位置看到日环食。

④ 小孔成像:小孔成像实验早在《墨经》中就有记载小孔成像成

倒立的实像,其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 关。

4、光速:光在真空中速度C=3×108m/s=3×105km/s;光在空气中速度约为3×108m/s。光在水中速度为真空中光速的3/4,在玻璃中速度为真空中速度的2/3 。

第二课时

二、基础练习

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 、 、 。

2.入射光线与镜面成30°角,则反射角是60°。若将镜面转动,使入射角成40°,此时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是80°。

3.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能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光线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三、复习过程

光的反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的反射过程中光路是可逆的。

3、分类:

⑴ 镜面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

条件:反射面 平滑。

应用:迎着太阳看平静的水面,特别亮。黑板“反光”等,都是因为发生了镜面反射

⑵ 漫反射:

定义:射到物面上的平行光反射后向着不同的方向 ,每条光线遵守光的反射定律。

条件:反射面凹凸不平。

应用: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光射到物体上发生漫反射的缘故。

学习光的反射定律时,要注意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因果关系。回答问题时,不要说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角后有反射角,反射角由入射角决定,所以应该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图中i是入射角,r是反射角,∠r=∠i。还要注意到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任何一条光线都遵守反射定律,即使在发生漫反射时,每一条光线还是遵守反射定律的。

第三课时

二、基础练习

1.平行光射到物体表面,能发生反射现象。由于物体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我们通常把反射分为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由于物体表面对光线发生了漫反射的缘故。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是正立的;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的大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

3.球面镜分凹镜和凸镜两种,凹镜能使平行光线会聚在焦点,使焦点发出的光平行射出。凸镜能使光线发散。

三、复习过程

(1)平面镜:

1、成像特点:①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③像、物大小相等

④像、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2、“正立”“等大”“虚象”“像、物关于镜面对 称

3、成像原理:光的反射定理

4、作 用:成像、 改变光路

5、实像和虚像:实像:实际光线会聚点所成的像

虚像: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成的像

⑵球面镜:

定义:用球面的 内 表面作反射面。

性质:凹镜能把射向它的平行光线 会聚在

一点;从焦点射向凹镜的反射光是平行光

应 用:太阳灶、手电筒、汽车头灯

定义:用球面的 外 表面做反射面。

性质:凸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凸镜所成的象是缩小的虚像

应用:汽车后视镜

第四课时

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也是光现象,讲述的是折射现象和物体的颜色的初步知识,是选学内容。研究光的折射现象是理解透镜作用的基础,也是理解日常生活中许多光现象的基础。

4、光源发生的光由水中斜射入空气,发生折射现象时,折射

角大于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一束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

时,它们的光路图如右图所示,其中 NN’是界面,

右侧是玻璃,BO是入射光线,OC是反射光线,OA

是折射光线。

四、复习过程

(1)光的折射

1、定义: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一般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现象。

2、光的折射定律:

⑴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⑵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与法线两侧。

⑶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属于近法线折射。

光从水中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属于远法线折射。

光从空气垂直射入(或其他介质射出),折射角=入射角= 0 度。

3、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4、应用:从空气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看到的位置比实际位置 高

(2)从实验知道,太阳发出的白光通过棱镜后,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在白纸屏上形成彩色光带,叫做光谱。彩色光带的颜色按顺序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表明,白光不是单色的,而是由各种色光混合成的。

通过棱镜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单色光,由单色光混合成的光叫做复色光。复色光分解单色光的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关于物体的颜色,要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的颜色决定的;不透明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

关于色光的混合,要知道红、绿、蓝是色光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色光束。

关于颜料的混合,要知道红、黄、蓝是颜料的三原色。它们可以混合出各种颜色来。

第三章 透镜及其应用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应用

1、实验: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2、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距 像的性质 像距 应用

倒、正 放、缩 虚、实

u>2f 倒立 缩小 实像 f<v<2f 照相机

f<u<2f 倒立 放大 实像 v>2f 幻灯机

u<f 正立 放大 虚象 |v|>u 放大镜

1、凸透镜到物体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像。这个像是物体射向凸透镜的光经过凸透镜后会聚成的,能用光屏显现出来,叫做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上面的原理制作的。

2、在用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实像。幻灯机就是利用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个原理制成的。

实验表明,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放大镜就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靠近被观察的物体,用来观察物体正立放大的虚像。

第二课时

(4)眼睛: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近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前,用凹透镜矫正

远视眼:物体成像在视网膜后,用凸透镜矫正。

第四章 物态变化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理解温度的概念。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2.掌握物态变化规律及特点,会画熔化、凝固、沸腾图象及其意义。

3.掌握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的吸、放热问题。

4.掌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应用。

5.知道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

6.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并能解释。

7.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开放、探究,创新能力,学生自己摄取知识,加强关注社会生活的意识。

第一课时

一、复习引入

这一章主要内容有熔化、凝固、蒸发、沸腾、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方面的热现象。这些热现象与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关系密切。因此,在讲授本章各种热现象时,要密切联系实际,并组织学生动手做好海波的熔化实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同时教师要做好碘升华等演示实验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二、基础练习

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 性质制成的。

2.常用温度计的刻度是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

3.常用温度计最小刻度是1℃;医用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从35℃到42℃;最小刻度是0.1℃摄氏度。

4.温度计要能正确使用,使用前首先要搞清它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使用它测水的温度时,要注意:(1)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水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2) 要等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 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水中,观察时视线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5.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反之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凝固。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

6.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只有对晶体来说熔化和凝固都有固定的温度,称为熔点和凝固点。

7.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称为汽化,而从气态变为液态称为液化。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

8.沸腾与蒸发的不同点是: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关,气压增大沸点升高。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它是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的。

9.影响蒸发的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液体蒸发的就越快。

10.所有的气体在温度降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可以液化;在常温下可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石油液化。

11.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升华,而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称为凝华。

三、复习过程

(1)、温度

1、 定义: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 单位:

① 国际单位制中用热力学温度。

②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度,沸水的温度为100度,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摄氏度 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

3、 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

① 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 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进行工作。

③ 分类及比较:

分类 实验用温度计 寒暑表 体温计

用途 测物体温度 测室温 测体温

量程 -20℃~110℃ -30℃~50℃ 35℃~42℃

分度值 1℃ 1℃ 0.1℃

所 用液 体 水 银煤油(红) 酒精(红) 水银

特殊构造 玻璃泡上方有缩口

使用方法 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 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

④ 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它的量程,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分度值,以便准确读数。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物质由一

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做物态变化。

(1).熔化:

1. 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

2. 熔化现象:①春天“冰雪消融” ②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

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

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晶体还有一定的凝固温度,叫凝固点,而且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

4. 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上升。

5. 晶体熔化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6. 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①萘的熔点为80.50C。当温度为790C时,萘为固态。 当温度为810C时,

萘为液态。 当温度为80.50C时,萘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都有可能。

②下过雪后,为了加快雪熔化,常用洒水车在路上洒盐水。(降低雪的熔点)

③在北方,冬天温度常低于-390C,因此测气温用酒精温度计而不用水银温度计。(水银凝固点是-390C,在北方冬天气温常低于-390C,此时水银已凝固; 而酒精的凝固点是-1170C,此时保持液态,所以用酒精温度计)

7. 熔化吸热的应用:

①夏天,在饭菜的上面放冰块可防止饭菜变馊。(冰熔化吸热,冷空气下沉)

②化雪的天气有时比下雪时还冷。(雪熔化吸热)

③鲜鱼保鲜,用00C的冰比00C的水效果好。(冰熔化吸热)

④“温室效应”使极地冰川吸热熔化,引起海平面上升。

(2).凝固:

1. 凝固现象:①“滴水成冰” ②“铜水”浇入模子铸成铜件

2. 凝固规律:

①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 非晶体在凝固过程中,要不断地放热,且温度不断下降。

3. 晶体凝固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凝固点、不断放热。

4. 凝固放热:

①北方冬天的菜窖里,通常要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时放热,防止菜冻坏)

②炼钢厂,“钢水”冷却变成钢,车间人员很易中暑。(钢水凝固放出大量热)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物质不但可以发生固态、液态间的相互转化,还可以在液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

二、复习过程

(3).汽化:

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和蒸发的区别:

1. 沸腾:

⑴沸腾现象:例-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

⑵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⑶液体沸腾必要条件:

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⑷有关沸点知识:

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0C,固态氧的熔点是-2180C。-1820C时,氧为气态。-1840C时,氧为液态。-2190C时,氧为固态。-1830C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水沸腾时,保持在1000C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

③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0C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酒精汽化成了蒸气。酒精沸点为780C,高于780C时为气态)

2. 蒸发:

⑴蒸发现象:

① 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 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⑵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②一杯400C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0C。(蒸发要从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⑶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①液体自身的温度。 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4).液化:

1. 液化现象:

①水开后,壶嘴看见 “白气”(壶中汽化出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②夏天自来水管和水缸上会“出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珠)

2. 液化的方法分为:降温、压缩体积两种方法

⑴降温(遇冷、放热)液化:

①雾与露的形成 (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附在尘埃浮在空中,形成“雾”;附在草木,聚成“露”)

②冬天,嘴里呼出“白气”。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水蒸气遇冷液化成雾状小水珠)

③冬天,窗户内侧常看见模糊的“水气”。(屋内水蒸气遇到冷玻璃液化成小水珠)

④牙医在为病人检查牙齿时,将检查用的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稍微烤一下,然后放入口腔中。(防止口腔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在镜面上)

⑵压缩体积液化:

①在常温下,将石油气压缩放入钢瓶中,以液态石油气的形式保存。

②“长征”火箭的燃料和助燃剂分别是:压缩成的“液态氢”和“液态氧”。

液化放热:

①北方的冬天,在室内暖气管道中通以灼热的水蒸气来取暖,最后在管道另一头回收到的是水。(水蒸气液化成水放出大量热)

②1000C的水蒸气比1000C的水更容易烫伤人体。(1000C的水蒸气液化成1000C的水要放热)

例题4 下列关于影响液体蒸发快慢因素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液体质量越多,蒸发越快 (B)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D)液体表面附近空气流动得越快,蒸发越快

第三课时

一、复习引入

物质不但可以发生固态、液态间的相互转化,液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还可以发生固态、气态间的相互转化。总之一切物质都可发生状态变化。

二、复习过程

(5).升华:

升华现象:

①加热碘,可以看到有紫红色的碘蒸气出现。

②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片,会慢慢变小,最后不见了。

③冬天,湿衣服放在户外会结冰,但最后也会晾干。(冰升华成水蒸气)

升华吸热:干冰可用来冷藏物品。(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成气态时,吸收大量热)

(6).凝华:

凝华现象:

①霜和雪的形成 (水蒸气遇冷凝华而成)

②冬天看到树上的“雾凇”

③冬天,外界温度极低,窗户内侧可看见“冰花”(室内水蒸气凝华)

凝华放热:略

附录: ①电冰箱原理:利用制冷剂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②南极地区以冰雪为水源。先将冰雪放入壶中加热熔化成水,至水沸腾,可看到

汽化出的水蒸气在壶嘴上方液化成雾状小水珠,俗称“白气”。

③用久了的灯泡会发黑?钨丝受热,发生升华现象,由固态变为气态;钨丝冷却,钨蒸气又在灯泡内壁上凝华。

④干冰“人工降雨”:干冰进入云层升华成气体,从周围吸收大量热量,使空气的温度急剧下降,高空水蒸气凝华成小冰粒。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就熔化成雨滴落到地面上。

第五章 电路和电流

一、单元复习目的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对本章知识的梳理,对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结构以及内容有一个总体的理解,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有一定的解决电学问题的基本的分析能力;能够熟练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规律解决日常生活中碰到电学方面的一些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科学探究,全过程地切身体验,领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协助能力,提高安全用电的常识以及热爱生活、热爱科学、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1、电流方向:把正电荷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电子移动方向与它 正好相反。

2、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石墨、人体、大地及酸碱盐水液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橡胶、玻璃、陶瓷、塑料、油等

3、电源: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装置。在干电池中电能是以化学能的形式存在

4、自由电子:在金属导体中能脱离原子核束缚而在金属内部自由移动的电子

5、电路:把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路径。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

6、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某处断开的电路。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的电路。

7、串联电路:把电路元件逐个顺次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用电器。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连接起来的电路。特点电流在某处分支,再在某处会合。

8、1安培=1000毫安(mA) 1毫安=1000微安(μA)

9、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符号 A

10、使用电流表的注意事项:a、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b、电流要从"+"接线柱入,"-"接线柱出。c、被测电流不能超出电流表的量程。d、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

11、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特征: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电流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