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乐福沃尔玛各大商场纷纷倒闭,现又一巨头撤离中国,究竟怎么了?

2.家乐福购物卡使用受限家乐福购物卡还能用吗

3.超级大卖场家乐福频繁关店

4.无锡市家乐福是否正常营业

5.苏宁会就此落幕吗?

6.家乐福中国卖给谁了

苏宁家乐福会破产吗_苏宁家乐福会破产吗是真的吗

谈起苏宁,很多人现在都忍不住想要叹息一声。这两年的苏宁,可谓是无比艰难,从曾经的电商巨头,投资足球俱乐部,到现在的撤资俱乐部,变卖资产,短短几年的时间,苏宁宛如从天堂跌入地狱,企业情况急转直下,到底是因为什么,才导致苏宁从曾经的霸主,到现在的濒临破产呢?这个曾经的巨头企业,在发展得这么多年里,又遭遇了怎样的变故?

苏宁的辉煌 历史 投资永不止步

回首苏宁的过去,它将大气体现在各个方面。根据统计,在2015年-2018年期间,苏宁的投资就超过了900亿元,在2018年的年底时,苏宁更是方言要投资2000亿元。当时这样大手笔的投资,对苏宁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甚至可以说是正常的投资。多年的发展,苏宁从来没有停止自己的投资步伐,并且紧跟时代的脚步,也在不停地试错着。

起初的苏宁是以家电发家,可是随着互联网的到来,苏宁发现自身的发展受到限制,转而开始寻求转型之路,互联网就是苏宁的一次全新转型。可是,苏宁的互联网转型之路真的无比艰难,最终结果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看似风光无限的苏宁易购,实际上背后早已千疮百孔。在2020年的时候,其他各大电商在疫情期间,股价市值大多出现了上涨,反观苏宁不仅没有涨,反而跌了20%。

股价跌回08年 苏宁不复当年勇

现在的苏宁,股价早已不复巅峰时期,整个股价甚至回到了08年的时候,直到今天,苏宁已经遇到了最艰难的时刻,但是依然还能苦撑这么多年,靠的就是苏宁之前积攒的扎实家底,而失败的原因也是因为苏宁太过有钱。苏宁除了大肆的投资以外,还善于去接济一些困难朋友。比如在2017年的时候,苏宁接济了皮带哥200亿,在2018年的时候,苏宁又收购了万达百货,2019年苏宁再一次担任“接盘侠”,收购了家乐福在中国的业务。

时至今日,苏宁已经成为了一家布局多个行业的综合型集团,可是纵观苏宁旗下的业务,你会发现每一个业务都好像差不多,没有一个业务被苏宁玩精。多年惨淡的经营 历史 ,早已将这个曾经的顶尖集团存有的能量,逐步消耗殆尽。对比之前的敌人,你会发现苏宁早已没有抵抗之力。以京东为例子,在刘强东的稳健发展下,京东凭借着电商业务,已经做到市值3000亿元。

除了京东的电商以外,京东物流、金融也搞得有声有色,其中物流更是可以比肩顺丰。而苏宁呢?不仅原来的市场渐渐丢掉,转型后的市场依然没有把握住。归根结底,苏宁落得如此下场的原因,是因为当初的放肆投资,有时候底气太足也并非一件好事,即便是苏宁这样的大型企业,依然会有飘飘然的情况。通过苏宁也给其他企业上了一堂课,无论企业壮大到什么时候,也得稳扎稳打得走下去!

家乐福沃尔玛各大商场纷纷倒闭,现又一巨头撤离中国,究竟怎么了?

放到10年前,家乐福都是优质资产,卖个100亿不成问题;现在跌价跌了一半,那是因为家乐福本身就不值钱。

根据苏宁方面披露的数据,家乐福虽然2018年创造了高达300亿元的营收,但实际亏损了4.12亿元,2017年亏损额更高,达到了10亿元。由于连年亏损,家乐福直接亏成了“资不抵债”——其净资产为-22.5亿元。所以,仅仅是从账面来看,给48亿元已经是高价了。

下表,即为家乐福中国的财务状况:

家乐福一直想要甩卖中国资产,之前它和腾讯、永辉的财团,一直眉来眼去。最初的说法,是永辉去收购家乐福,毕竟永辉的卖场形态和家乐福最为相似,但后面永辉并没有出价,估计也就是嫌弃家乐福的卖价太高。既然腾讯、永辉都不愿接手,那家乐福就更卖不起价钱了。

最近10年时间,大型商场关门的消息,早就不是什么新闻了,家乐福同样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整体经营效率在不断下滑。2018年,家乐福的可比销售额同比下降5.9%,第四季度的可比销售额同比下降了6.2%。

对苏宁来说,花了48亿收购家乐福,是“划算”的。因为按照营业收入/股权价值这个指标,家乐福只有0.2倍,是所有同行当中最低的。(如下表所示)

当然,苏宁收购“资不抵债”的家乐福,看重的是家乐福遍布全国的210家大卖场,还有家乐福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尤其是生鲜等冷链,是苏宁比较垂涎的。在收购家乐福之后,苏宁可以迅速从“家电卖场”进一步转型为综合型的商家。

家乐福,曾经在大陆混得如鱼得水,分店开得到处都是。截止2013年12月,在大陆一共开了236家家乐福超市,雇佣的员工超过了 38 万!但是,在这次外资撤离的大潮流中,家乐福也终究是坐不住了,在巨大的账面亏损迫使下,逼不得已“卖身”出局。

家乐福度过了景气周期,在迅速的扩张之后,潜在的问题还是越发严重和突出。苏宁的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在6月23日这一天拟以 48 亿的金额收购家乐福中国高达 80% 的股份。在这一次的交易顺利完成后,苏宁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最终的控股股东。

2018 年家乐福在中国大陆的营收额达到了 300 亿人民币,这个数额甚至远远超过了很多上市公司的总市值,在如此可观的营收情况下,为什么家乐福仅仅出价 48 亿卖身呢?按照常理来说不是一个稳赔不赚的买卖吗?

要是这样认为,就大错特错了 !——营业收入并不能完全代表、概括一个公司的经营盈利情况,净利润走势情况才更加至关重要。

2017年家乐福的净利润为负的10.99亿,到了2018年其净利润虽有改观,但仍旧是负数!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这都是一个非常难堪的财务数据。 证明其盈利能力日迫西山,甚至在各大连锁超市诸如大润发、永辉、华润万家、屈臣氏等围剿之下,已经没有了还手的余地。

更令人瞠目的是:截止2018年12月,归属母公司的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用大白话说就是: 公司已经资不抵债了! 本就是负资产的公司,愿意出 10 个亿已经非常不错了,还有人愿意出 48 亿,那还不赶紧出手?

1、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零售市场已经不再具备优势 。线下有大润发、华润万家、全家等等之类的超市、便利店,抢占客户资源;线上有淘宝、京东、拼多多在逐鹿天下。面对日益残酷的竞争、传统的零售公司和经营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了。

2、成本因素的急剧攀升 。这个年代不论是人力、物价、租金、油费都在以超出常理的速度在增长,超市经营的成本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显著提升。为什么很多外资公司都逐步从苏州、无锡、天津等地撤离了?成本的提升是很大的因素。

3、净资产为负,资不抵债,迫于无奈卖身走人 。都已经资不抵债了,还能怎么办?继续经营下去很可能负债会像滚雪球一样越堆越大,最后演变成无法挽回的地步也是存在可能性的。倒不如在这一天来临之前早点脱身走人,还能卖个好价钱。

苏宁此次收购家乐福中国,究竟最终的结果是好是坏,还需要时间去验证,不过就浮云君个人而言,这笔买卖似乎还是值得的,可以有所期待的。

评论员门宁:

苏宁花了48亿现金购买了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实际给家乐福的估值是60亿。300亿收入的家乐福中国,为什么48亿就可以卖80%给苏宁,家乐福是不是傻?家乐福当然不傻,家乐福每年的收入虽然有300亿,但是并不赚钱,而且亏损严重。家乐福中国去年亏了5.7亿,前年亏了11亿,现在不卖身,只会越亏越多。

家乐福中国主要做商超零售,在全国有200多家门店,平均每家店的年营收应为1.4亿元人民币,每月收入约为1200万。零售业本身的毛利率很低,多数产品的毛利大约为20%,1200万的营业额大约有240万元毛利,看似不少,但超市面积大、员工多,支付完房租、工资、水电费后基本就没了。在经营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商品损耗,这也要计入经营成本里,想要盈利太困难。

并且最近10年电商发展迅猛,对线下实体店造成了极大冲击,压缩了线下商超的成长空间,离场实际是明智的做法。

而苏宁的主战场本身就在线下,收购家乐福中国能够进一步完善线下布局,可以增强苏宁的线下优势,因此家乐福中国卖身苏宁,是一件共赢的事。

最近,有媒体报道,苏宁花了48个亿现金购买了家乐福中国80%的股权,实际给家乐福的估值是60个亿。于是家乐福“卖身”苏宁已尘埃落定。实际上,被收购的不仅仅是家乐福中国,英国乐购就被华润万家收购了全部业务,易买得、乐天玛特两大韩国零售巨头也出售门店退出中国市场。

实际上,家乐福一直想要甩卖中国资产,之前它和腾讯、永辉等财团,都有过密切磋商。最初的说法是永辉去收购家乐福,毕竟永辉的卖场形态与家乐福最大相似,但是后来永辉没有出价,估计是嫌家乐福的卖价太高。既然腾讯、永辉都不愿意接手家乐福,那家乐福就更加难找接盘侠了。

从表面上看,家乐福中国2018年的营业额近300亿元人民币,位居连锁超市排名前十。但实际上,家乐福中国2017年净亏损10.99亿,218年亏损5.78亿元。如果家乐福中国还是继续自己运营下去,未来大概率还是会持续亏损,然后不断关店,最终价值接近于零。到那个时候,不要说48亿,4.8亿都没有人要接盘.

家乐福中国为什么会出现亏损呢?家乐福中国主要做商超零售,在全国有200多家门店,平均每家店的年营收应为1.4亿元人民币,每月收入约1200万,但零售业本身的毛利润很薄,多数商品的毛利润只有20%。看似不错,但是超市面积大、员工多,支付完高房租、职工薪酬、水电费后就所剩无几了,而且在经营过程中还会出现一些商品损耗,这些也要分摊入经营成本中,要想赢利并不容易。

与此同时,电商的迅速崛起,对线下实体店造成了巨大冲击,很多人都选择在网上购物,压缩了线下商超的成长空间,像家乐福中国这样连年亏损,资不抵债(其净资产是-22.5亿元),若能早日离场,实际也是明智之举。最近10年时间,大型商场关门消息不断传来,家乐福又无法适应这个时代的变化,能够卖身给苏宁,至少也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既然家乐福连年亏损,扭亏无望,那么苏宁为啥还要收购这“资不抵债”的家乐福呢?一方面,苏宁看中了家乐福中国的资源。家乐福中国开设有210家大型综合超市以及24家便利店,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同时拥有约3000万会员,这是苏宁最为看重的资源。

此外,家乐福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尤其是生鲜冷链,这都是苏宁比较垂涎的资源。而在收购家乐福后,苏宁从原来的“家电买场”一跃转型为综合型商业集团。

另一方面,收购家乐福的股权后,苏宁就拥有庞大的销售网络,苏宁完全可以让家乐福的资源与6000家苏宁小店进行融合,以更低的采购成本,更完善的配送体系,更强大的议价能力,更广泛的市场覆盖,有望将来在收购之后,扭亏为盈。如果是这样的话,苏宁仅以48亿就打造了自己超强的商业王国,还是很值得的。

家乐福之所以要“卖身”苏宁,主要是因为其连年亏损,资不抵债,靠自己扭亏已无希望。但是对于苏宁来说,他看中的是家乐福的全国销售网络,以及拥有遍布全国的物流网络,这样对于苏宁将来的业绩拓展极为有利,同时,苏宁在收购了家乐福后,因其庞大的商业王国,可以进一步的降低采购、配送等各方面的成本,这样家乐福如果到了苏宁手中,有可能慢慢扭亏为盈,实现正增长。

房价如果短时间下跌80%,那么一定会有非常多的人选择弃房断供,因为这时的房子已经成为负资产,未还清的贷款都已经能再买两三套同样大小的房子了。

家乐福中国2018年的营业额近300亿元人民币,位居连锁超市排行前十。那么,48亿元出售80%的股权真的就是亏了吗?不是的。

家乐福中国2017年净亏损10.99亿,2018年亏损5.78亿元,其实与房价短时间大幅下跌一样,已经成为负资产。家乐福中国如果继续自己运营,未来大概率会持续亏损,然后不断关店,最终价值无限趋近于零。一旦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48亿了,4.8亿有没有人要都成为问题。

近年来实体店生意不好做的声音不绝于耳,大型连锁超市以及大型商场关闭的新闻屡见不鲜,财智成功认为有如下原因:

1、国内房价持续上涨二十年,场地租金成本一路飞涨,侵蚀了过多的利润空间;

2、员工为了能租得起房买得起房也在不断提出更高的薪资要求,进一步推高人力成本;

3、国内消费者为了降低生活成本,纷纷选择性价比更高的网购,线下客户被大量分流;

4、产能过剩在诸多行业发生,商铺在不停地推出市场,新的商场和超市也在不断涌现,大型超市的生存环境已经恶化;

5、消费升级确实在发生,高收入人群纷纷到海外 旅游 购物,或者选择海淘,低收入人群则努力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东西,大型超市已经不再是购物首选;

房价上涨不仅降低了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于零售业同样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被收购的不仅仅是家乐福中国,英国乐购就被华润万家收购了全部中国业务,易买得、乐天玛特两大韩国零售巨头也出售门店退出中国市场。

至于苏宁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是否划算,则需要时间来检验。

收购家乐福中国控股权,有助于完善苏宁销售网络,充分结合苏宁“智慧零售”体系,加强与6000家苏宁小店的合作,以更低的采购成本,更完善的配送体系,更强的议价能力,更广泛的市场覆盖,有望实现利润增长,最终扭亏为盈。

营业收入和公司市值并不能划等号。有的企业营业收入大于公司市值,比如京东的2018年营业收入4620亿元(约合672亿美元),但最新市值只有440亿美元。也有企业市值大于营业收入的,比如腾讯控股最新市值3.36万亿港币,而2018年全年的营业收入只有3120亿元人民币,约相当于市值的1/10。

据家乐福2018年在华营业财报,全年收入约为300亿元人民币。但是虽然营业收入这么高,但却不是很赚钱,2017年净利润,只有仅仅3200万元。2018年的数据没有找到,但也不可能太高。

更要命的是,家乐福在华账面净资产竟然为负数,也就是俗称的资不抵债。根据苏宁的公告,家乐福2018年归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9.27亿元。作为一家负资产的企业,能卖48亿已经相当不错了。

一家深耕中国市场24年的跨国企业,竟然一夜之间就被迫卖身,改姓苏,也是不得不让人叹息。家乐福成立于1959年,1995年进入中国市场。进入中国早期,家乐福没有竞争对手的冲击,因此很大程度的享受了市场的红利。

22006年家乐福在中国的门店就突破了100家,成为外资零售超市门店数量最多的一家,是中国市场上名副其实的大卖场巨头。随着国内零售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华润、苏宁、国美等国内零售企业快速成长,家乐福的业绩开始出现衰退。

2009年家乐福在我国市场的销售额被大润发超过,2010年家乐福在华门店数量被沃尔玛反超。2012~2017年家乐福在我国市场的销售额从55.83亿欧元下降到46.19亿欧元,降幅达到17.27%。

2018年,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的数据,国美、苏宁、大润发、华润万家、沃尔玛,位居全国前5。家乐福则被挤出全国前10,位居第12位。家乐福在中国市场的份额也降至3%。

收入300亿元,是指家乐福一年的销售额是300亿元,而不是指家乐福的资产或者利润达到300亿元。家乐福48亿元卖给苏宁,对家乐福来说,是解除不良资产的好手段。

根据家乐福官网发布的财务报表数据显示,2012到2017年6年间,家乐福在中国大陆地区的销售份额从55.83亿欧元下降到46.19亿欧元,下降9.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5.44亿元),降幅超过17%。其中,2016年最为惨淡,家乐福在亚洲地区亏损达58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4.54亿元)。

家乐福中国虽然2018年创造了高达300亿元的营收,但实际亏损了4.12亿元;2017年亏损额更高,达到了10亿元。

据家乐福集团提供的未经审计的管理会计报表,家乐福中国2018年营业收入约为299.58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为人民币5.16亿元。但根据苏宁的公告,家乐福的账面净资产为负,其2018年末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9.27亿元。所以,仅仅是从账面来看,给48亿元已经是有极大溢价。

家乐福于1995年进入中国后,采用国际先进的超市管理模式,致力于为 社会 各界提供价廉物美的商品和优质的服务,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和肯定,其"开心购物家乐福"、"一站式购物"等理念已经深入人心。2004年,家乐福(中国)被国内媒体评为"在华最有影响力的企业"之一。

但伴随中国市场的发展,包括本土连锁卖场的日渐壮大,以及网络购物的冲击,家乐福江河日下。对于家乐福来说,能够将这样的资产卖出48亿元,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因为减少了亏损,甩掉了包袱。如果继续经营下去,不知道家乐福还要亏损多久、还要亏损多少钱。

这么高溢价,对于苏宁来说,主要是看中家乐福终端布局,给苏宁带来的扩张便利。

家乐福中国这个价格被卖其实也不亏,而且与其任由家乐福继续亏损、勉强支撑,还不如卖身电商,这或许还是变相拯救家乐福中国的一个办法。

纵观这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家乐福的颓势已经无可挽回。一是增速停滞。2012年开始,家乐福中国业绩增长停滞,当年被沃尔玛超越,此后数年,开店速度也急刹车,2014年-2015年甚至出现业绩大衰退,2018年家乐福关掉不盈利的门店19家。

二是持续亏损。根据家乐福财报集团提供的财报数据,2017年家乐福中国亏损了10.99亿元,2018年家乐福中国亏损了5.78亿元。尽管亏损正在大幅度收窄,但还是在亏损。

三是,家乐福的市场地位下滑。目前,家乐福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已一路下滑至第五名。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一季度,家乐福以2.8%市场份额排在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华润万家、沃尔玛、永辉之后。

家乐福的衰落不止是因为电商,更关键的病症实际上在内部,集团内部思维理念、市场认知、策略转变的落后,让家乐福转型的步伐总是慢于竞争对手。

比如,当2014年大润发上线飞牛网,心情沉痛地希望可以赶上最后一班车之时,家乐福还在不紧不慢地开始着手线上措施,一年后才上线了“家乐福网上商城”;2014年沃尔玛已经拥有了国内20个物流配送中心,而家乐福在2015年才开始有所动作,数量也仅有寥寥几个。

所以说,苏宁收购家乐福,是商业规律使然,即使不是苏宁也会有其他公司。

收300亿,但是支出也可能是300亿。而且纯收入还在下降,稍有不慎就会亏损。所以苏宁接手之后,应该还会有调整,最大的可能是收缩,把一些效率不高的店淘汰掉,再接合自身的优点,把线上与线下,以及最后一公里解决好。

从目前的财报来看,花48亿的苏宁可能会遇上麻烦,之前还可以通过出售阿里的股票,把最近的投资补回来。现在阿里的投票已经全部出售,留给苏宁的空间已经很小了。另外,很快国美的黄光裕就出来了,到时肯定还会有一番比拼。不知道苏宁是否准备好了。

家乐福,以及外资企业最近都败走中国,首要的是他们不了解国民的真实需求,比如亚马逊最后的打折,才发现原来提高销售还是这么简单。所以近年,阿里的双11与京东的618都变成了电商的正餐。

收入不等于利润。

我们选择一个参照物,永辉现在沪深市值接近980亿,沪市市盈率21.78倍,深市市盈率66.14倍,家乐福本次出售80%股份作价48亿,总体估值60亿,永辉市值约为其16.33倍。

家乐福这些年营业收入是呈现下降趋势的,而可见的成本如人工、房租等却处于上升阶段连续两年呈现出亏损状态,已经无法用行业市盈率比较其价值,这次收购的价格更多是对于其现有净值以及品牌、现有团队价值体现。

持续两个财务年度的亏损不仅预示家乐福等传统以一站式消费体验的大卖场在面对电商行业对于传统零售业的冲击,无法根据新环境调整自身运营模式,仍遵循老的经营理念,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隐形的组织结构的老化导致执行力下降,更多的非必要内耗成本降低了原有股东以及新入场接盘买家对其的估值。

其实个人觉得这个问题应该问,为什么苏宁愿意以这个价格接手,原先家乐福更倾向于腾讯系资本的入场接手,最终随着经营态势持续亏损,终于放弃和腾讯系接触而选择了估计估值报价更高的苏宁。苏宁张总对于苏宁目前市场份额一直是不满足的,但是这几年苏宁的业绩也差强人意,自身组织已经缺乏有效扩张的张力,只有通过这样整天的接盘来实现市场份额的迅速增长,并试图通过整合实体卖场前置店形式,来摆脱过去苏宁过去强于电器类的形象,并形成线上线下的有效结合降低整体周转率提升服务配送时效等目的。

家乐福购物卡使用受限家乐福购物卡还能用吗

中国越来越繁荣,在国内人们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各类市场都争先涌入中国市场,现在中国拥有世界上第二大的消费市场,人们的消费水平也不断提高,所以国内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

其实在九十年代,各类经济都开始竞相发展的时候,国外很多品牌都来到了中国,因为他们都很看好中国市场的行情,也有很多外国品牌在中国收获了不少红利,但是在中国本土品牌也越来越好的今天,很多外国企业就逐渐被市场淘汰掉,在中国的市场情况生存能力也大不如以前,原因到底是为什么呢?

近些年来电子商务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着电子商务而改变,很多线下经营的实体超市和各个行业都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不仅仅国内是这样,世界上不少的实体经营店都遭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国内的华润万家,国外的沃尔玛等等,都面临着开门没几个客人,淡季的时候面临着关门的局面。

其实这个现象不是这两年才显现的,早在六年前,也就是14年的时候,国内的大部分零售实体店就开始出现业绩下滑的现象,不少外国企业开始逐渐宣布撤出中国市场,甚至把自己在国内的一些业务出售给中国企业,想要在这个局面中全身而退,不至于损失太大。

家乐福一直是中国国内比较受欢迎的外国品牌,但是在这样的行情下,2017年也逐渐出现了家乐福要卖肾的报道,一年后,也就是2018年,更是传出了多家国内品牌想要收购家乐福的消息,最终这个消息得到了落实,是苏宁易购花了47亿的高价收购了家乐福80%的股份,消息一出,不少人也肯定猜到了,这个进军了中国二十多年的法国品牌,就这样推出了中国市场。

老牌子家乐福都已经因为行情最终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沃尔玛自然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沃尔玛和家乐福一样,都是率先来到中国市场的外国零售品牌,沃尔玛来中至今也有23年了,截止到18年,全国已经有四百多家沃尔玛,一年的销售额也有八百多亿人民币,尽管业绩还是可以保持,但是在电子商务势头越发生猛的今天,沃尔玛也有些控制不住了。

不仅仅是沃和加两家品牌,同样也来了二十多年的麦德龙,也把自己在中国大部分股权转卖,甚至关闭了不少门店。

接下来要说的一家,可能大部分人都不是很熟悉,但是它也已经来中国很多年,那就是来自英国的TESCO,就在今年2月份,这个牌子也打算撤出中国,并且将全部资产以25亿元卖给了华润,现在在国内已经没有这家牌子的身影了。

TESCO其实在全世界都很出名,是英国赫赫有名的零售品牌,曾获得过全球前三的好业绩,同样也是世界500强,但即便是这样厉害的企业,也难免逃脱不了退出中国市场的结局。

TESCO进入中国市场也只有短短几年,那时候中国市场不仅已经被电子商务冲击,其余的业绩也早就已经被其他品牌瓜分,他们在中国的路难上加难,所以甚至在还没有打响名号的时候就决定退出中国市场。

综合来看,国外的牌子接二连三的离开中国市场不仅仅是因为电子商务的崛起,也是因为中国本土品牌势头的不断壮大,不知道下一个退出的外国企业又会是谁呢?

超级大卖场家乐福频繁关店

随着春节临近,大家已经开始陆续采买年货,可最近,海口的赵女士在家乐福超市购物时,却遭遇了一些不愉快。去看看怎么回事。

赵女士告诉记者,2022年10月,她在海口家乐福红城湖店用1500元现金,购买了三张价值500元的消费购物卡,当时商家表示,购物卡可任意门店通用,可直接抵扣现金,对可购买商品也没有限制。

可就在1月7号,她前往家乐福超市选购商品结进行算时,却被家乐福超市方面告知,目前部分商品不能使用购物卡结算。

海口居民赵女士:当时买了一些盘子、红包对联、饮料和饼干,我去柜台去付款的时候,工作人员他告诉我有部分商品是不允许使用这张购物卡去支付,只能让我个人现金或者刷我个人储蓄卡,去把这个账去把它结了,然后我当时我有问他为什么,他回复我的就是说系统在升级。

那么事实是否如赵女士所说?

采访当天记者前往了海口家乐福红城湖店内,现场可以看到,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旁,额外张贴了一张名为“福气心选”的纸质标签,其内容中标明:购物卡系统升级中,暂不支持购物卡结算,其他结算方式正常购买。

随后记者咨询了现场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这些带有“福气心选”标签的商品,目前均不可以使用购物卡结算。

海口家乐福红城湖店工作人员:福气心选就是我们那个购物卡,有一些是没法结算的。

海口家乐福红城湖店工作人员:这个不能用卡,家乐福购物卡不能用。

海口家乐福红城湖店结算柜台工作人员:像这种贴的,是暂时还不能用购物卡从12月份中旬这样吧这个我不清楚。

现场记者观察发现,张贴了“福气心选”标签的商品,绝大多数为粮油、饮品、糖果、奶制品、清洁用品等,均为春节期间市民需求量较大的热门商品。

经现场粗略统计,单一品类的商品被贴上“福气心选”标签的商品占比约为八成,而未张贴标签的商品,大部分为冷门品牌或单价较高的品类。

对此,前来购物的市民们表示无法理解。

海口居民:基本上都用不了,能用的都很贵。

海口居民:贵的给你用,便宜的不给你用对啊,我们就把卡用完啊,卡留着也没用啊。

海口居民:之前说是5号、6号这样子就会好,然后结果后面我们打电话问,又不行。

多地家乐福现同类问题

海口多部门已介入调查

那么目前家乐福方面为何会限制现金购物卡的使用,现场记者也咨询了客服中心的工作人员。

海口家乐福红城湖店客服中心工作人员:我们也没办法,原因目前还不知道对,它后面是系统升级了,所以它才限制的,这段时间,就这十多天对,它全部恢复的话,我们也要等人家。

工作人员表示,由于企业内部系统升级等原因,目前现金购物卡的售卖和退款业务也已暂停。随后记者也前往了海口家乐福金龙路店等多家门店,其商场内对“福气心选”标签商品的结算方式,均与海口家乐福红城湖店相同。

随后记者拨打了家乐福的全国统一客服热线,但始终无法接通。现场家乐福工作人员表示,目前部分商品无法用购物卡结算的情况,他们只是遵从企业上级部门的要求执行,具体门店暂时没有权限进行更改或者撤销。

海口家乐福金龙路店客服中心工作人员:现在总部那边呢,它是什么时候恢复,我们都不知道,如果你叫领导出来,叫他解释,我也叫他出来,问题是领导出来也是那句话,他说它会逐步开放,会慢慢的会开放,消费者该打电话给工商那边就打,该打12345就打,我们也希望赶紧是反馈给上级。

实际上,家乐福部分商品无法使用购物卡结算的现象,近期在其他城市也有发生。

经网络平台搜索相关资讯后可以看到,近一个月北京、沈阳、无锡、昆明等多地相继出现了类似情况,但目前对于相关商品何时能够恢复购物卡结算、未使用购物卡如何退款等问题,均未做出正面回应。

现场记者也将情况反映给了海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海口市商务局。

市场监督管理局回应称,自1月1号至1月7号,他们已经接到11起相关投诉,目前正在对有关情况进行系统的核实和处置。

市商务局方面表示,接下来他们将根据实际情况,实时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对接,积极处置后续事宜。

延伸阅读:

家乐福多地门店部分货架“空荡荡”,购物卡消费受限

近日,不断有“家乐福购物卡在门店无法购物”的消息在社交平台发酵。多地居民反映家乐福购物卡消费受限,部分货架出现空置现象。这些信息又从而滋生出了家乐福将要倒闭的说法,引发更多人去到门店里刷购物卡消费。

1月9日,据澎湃新闻报道,家乐福相关负责人辟谣“倒闭”传言称,家乐福进入中国市场28年,一直伴随着中国零售行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变化,会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提供至好至省服务。请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不信谣、不传谣。

货架“空荡荡”黄牛已拒收购物卡

据北京商报报道,1月7日晚间,本该是临近春节前的销售旺季,家乐福超市九棵树店的货架却出现了货品大面积空置的情况,饮料、零食、乳品等货架上仅外面一侧摆放了商品,里面均是“空荡荡”状态。此外,家乐福购物卡无法正常使用和结算,可用购物卡结算的商品已被消费者抢购一空。

来源:北京商报视频截图

两位收售购物卡的黄牛均表示,暂时不回收家乐福购物卡。

来源:北京商报视频截图

对于上述情况,北京家乐福相关负责人向北京商报记者回应称:前期购物卡系统升级是有商品使用受到限制,目前北京家乐福基本上恢复正常。

1月9日,据界面新闻报道,在北京家乐福首地大峡谷店,入口张贴告示称,由于购物卡持续升级中,暂不支持“家电商品、福气心选商品”的结算。

卖场内百货类商品仍然满满当当,但食品类、干杂类、生鲜类商品大部分不可以使用购物卡结算。伊利牛奶、康师傅方便面、所有低温乳制品均在用广播循环播放,无法使用购物卡。尤其是生鲜区,3个大型的肉类柜台已经关闭。多名家乐福员工对于能否补货以及是否关店的问题,一概表示不清楚。

1月9日晚,界面记者来到上海江桥万达家乐福,发现过半商品贴有“福气心选”标签,标签上有小字:“购物卡系统升级中,暂不支持购物卡结算,其它结算方式正常购买。”有顾客来到结账柜台发现不能用卡,与家乐福方现场发生争执,要求给购物卡退款。

来源:界面新闻视频截图

上述情况不只出现在北京、上海。小红书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已经开始分享各地家乐福被“扫货”的情况。譬如有位于无锡的用户在1月8日称,手上6000元的购物卡花了3小时才全部清卡成功,因为货架很多都是一整排缺货。

在无锡,据江南晚报报道,家乐福1月6日发布的《告顾客书》,称根据购物卡使用新规则,订单金额每满100元可用购物卡结算15元,剩余订单金额可使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银行卡/现金等方式结算;“福气心选”系列商品不可使用购物卡结算。退卡规则显示,在消费者到无锡家乐福凤翔店办理退卡登记、公司完成信息核对后,所退金额将分24期退还至退卡用户实名登记的银行卡账户。

到了1月7日,无锡家乐福凤翔店超市入口聚集了三五群前来办理退卡登记的消费者,但他们均被现场告知,退卡政策取消了。

来源:江南晚报

根据工作人员的解释获悉,刚发布的购物卡使用规则与退卡规则已作废,家乐福取消了退卡政策,也不再设置“满100元用15元”的购物卡结算规则,同时放开部分家电单品的购物卡结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费者表示,她手持十几万元的购物卡,一时也买不完,何况目前卖场货品不全,并没有什么心仪的物品可购,她还是希望家乐福能恢复以往的消费状态,尤其进一步放开家电消费的购物卡结算。“我原本还想着用购物卡为孩子在家乐福置办结婚家电呢,现在全都搁置了。”她无奈地说。

江南晚报报道称,有知情人士透露,最近有家乐福门店非节假日单天营收超120万元,其中95%为购物卡消费。而在平日,非节假日单天的全部支付方式营收约为此数的一半,非周末营业额的数字要更低。

另外在云南昆明,此前家乐福昆明官方发布了《关于家乐福正常经营的申明》,表示对于部分货品短缺的问题,各门店在尽力补货,会在整个供应链调整完成后有所改善。据云南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5日报道,最近仍有不少市民反映:家乐福各门店里大多数商品不仅不能使用购物卡券消费,很多商品还涨价了。

多个政府职能部门表示,已经对商家日常运营情况和经营动态进行监测,昆明市商务局还表示,这几个月来,他们已多次约谈商家负责人,将会持续跟进事态进展。

前三季度关店54家

1995年家乐福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曾被视为中国“大卖场”形态的开创者,给物质匮乏、渠道单一的中国人带来了“大卖场”这一概念,并在随后以每年十多家的速度递增,上海、北京、江苏、广东等地遍布家乐福的身影。

家乐福曾认为,电商不顾利润占领市场的现象只是昙花一现,并且此前并没有传统零售转型电商的成功案例。因此,直到2015年底家乐福中国才开始着手做电商。

2019年9月,苏宁易购正式收购家乐福,“公司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拟出资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苏宁易购将成为家乐福中国控股股东,家乐福集团持股比例降至20%。”被收购后,家乐福在会员制超市、数字化等方面均做出了尝试。

不过,这些尝试并未使家乐福摆脱困境。线下商超的经营状况不容乐观。苏宁易购2022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家乐福无新开门店,闭店数量达到54家,门店数量从2021年底的205家减少到151家。2021年,门店数量净减少23家,2020年净减少5家。苏宁易购表示,公司净利润亏损很大原因是受家乐福的拖累,其下滑的业绩难以分摊较高的固定租金成本。为缓解亏损,公司正在全面开展家乐福业务调整,关闭部分区域门店。

2022年12月30日,家乐福CEO龚震宇在家乐福2023年元旦致辞时表示,面对新的挑战,家乐福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更加凝神聚力地抓住机遇,关注商品、服务、价格、效率,全力提速创新业务。

龚震宇进一步阐释了家乐福正在推进的“近场零售服务商”战略转型方向,他表示,一方面,家乐福需要抓住即时零售风口趋势,在O2O核心服务门店周边3公里范围用户基础上,探索在10公里、15公里范围内进行消费市场扫描、消费需求洞察,用最集约的方式整合家乐福供应链、门店、零售云、易采云、社群等资源优势。

同时,家乐福要快速推动门店模型改造,通过到店消费场景调整和引入,丰富客群维度,提升获客效率,改变家乐福的用户心智。

无锡市家乐福是否正常营业

超级大卖场家乐福频繁关店

 超级大卖场家乐福频繁关店,2022年以来,家乐福共有3家门店宣布关店。其中包括经营16年的家乐福沙坪坝店、经营20年的广州家乐福万国店,超级大卖场家乐福频繁关店。

超级大卖场家乐福频繁关店1

 开店近20年的广州家乐福万国店在2月最后一天停止营业。

 据家乐福万国店公告牌显示,该店自2002年8月20日开业,现因合同到期原因停止营业,仍持有购物卡的消费者可到家乐福广州康王店、员村店、新市店进行消费。对于闭店原因,家乐福对界面新闻回应称,因租赁期满正常闭店。

 万国店是家乐福在广州的第一家门店,占地6000多平方米。其所处的海珠区万国广场是在原来的万国电器城上重新建设而成。据广场当时的招商定位,引入家乐福是希望满足消费者在电器、家具及日常生活必需品等的采购,而家乐福的进驻也提升了附近商圈的人气。

 闭店消息传出后,有不少消费者前往打卡道别。从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发布的打卡记录来看,不少货架都已清空,也有消费者发出“虽然早有预料,但还是难接受”“又一个时代回忆”等感慨。

 来源:小红书用户笔记

 家乐福“关店潮”是从2021年开始的。去年家乐福闭店超过了20家,仅下半年就关闭了大卖场7家、便利店8家和精选店3家,这些门店多为经营10年以上的老店。2022年,除广州万国店外,目前家乐福还有2家门店宣布关店,分别是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和家乐福南昌上海路店。

 家乐福于1995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是最早一批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外资零售企业之一。2010年,家乐福迎来辉煌时刻,门店数量达到249家,几乎每个大城市都能看到家乐福的身影。在这之后,由于互联网电商带来的冲击、本土超市带来的竞争加剧,再加上传统零售大卖场模式衰退、自身转型不力等原因,家乐福在中国开始走下坡路。

 2012年开始,家乐福中国出现增长停滞,当年在中国业绩被沃尔玛超越。2019年,凯度消费者数据显示,家乐福以2.8%的市场份额排在高鑫零售(大润发+欧尚)、华润万家、沃尔玛、永辉之后。2019年9月,苏宁易购以48亿元收购家乐福中国业务80%股份,成为其最大股东。

 家乐福中国的业绩至今没有明显改善。财报显示,2020年,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为255.74亿元,净利润为亏损7.95亿元。去年3月家乐福中国还传出了将再被卖身的消息,接盘者可能为青岛国资委,随后界面新闻向家乐福品牌部门相关负责人求证,对方称上述消息不实。

 对于亏损,苏宁解释称,是由于苏宁小店大面积关闭,天天快递亏损,家乐福业绩拖累等原因导致。关于家乐福中国的部分,苏宁易购在公告中表示,2021年以来,家乐福中国的主营业务受到社区团购低价扩张影响、食品CPI持续走低、消费放缓、疫情反复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表现较弱。截止2021年6月30日,家乐福中国共有223家门店。

 同时,眼看着会员店赛道的热度,家乐福也在试图往这方面努力。

 2021年,家乐福中国在上海浦东新区、青浦区开出了2家会员店。按照家乐福中国CEO田睿的说法,在未来3年内,家乐福会员店将逐渐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其他新一线城市等全国范围内扩张,预计将开出100家会员店。

 只不过,试水会员店可能并不是家乐福的灵丹妙药。此前家乐福并无会员店经验,而会员制的关键借由强的的商品力吸引会员持续续费,这需要常年累月地培育消费习惯。家乐福前高管万明治曾表示,会员制并非拯救零售的灵丹妙药,至少短期内不是。

 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下,苏宁易购表示,家乐福目前正在积极推动互联网运营建设,包括加强小程序建设,入驻平台电商等。从此前公布的数据来看,家乐福2021年6月线上销售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12.1%。

超级大卖场家乐福频繁关店2

 谁也没想到,曾经的“零售一哥”家乐福,易主之后经营业绩逐渐惨淡。2022年,连续多家 “老店”最终走向关店的结局。

 据野马财经不完全统计,2022年以来,家乐福共有3家门店宣布关店。其中包括经营16年的家乐福沙坪坝店、经营20年的广州家乐福万国店,以及家乐福南昌上海路店。

 家乐福门店的关闭,不仅很大程度影响了人们平时的生活,也折射出了零售行业的困境。那么,家乐福将何去何从?又会以什么样的新姿态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呢?

  2022开年连关三店

 2月15日,一则公告牵动着广州海珠区万国奥特莱斯周边购物人群的心,因为在这里经营20年的家乐福,马上就要关店了。

 来源:万国奥特莱斯

 据了解,家乐福用题为《愿君安好,别处再见》的告示牌,宣布和广州的街坊说“再见”。告示牌显示,因合同到期的原因,家乐福万国店将于2022年2月28日停止营业。

 对于这样的公告,不少常来这边购物的居民感受惋惜。有人感叹,这里有他们儿时的回忆;也有人感叹,这几年都关了好多店,不仅仅是家乐福。

 进入2022年,家乐福的关店脚步非常频繁。除了广州万国店,家乐福南昌上海路店发布一则公告表示,该店收银系统将在3月15日起进行升级更新,会影响购物卡的使用,请持卡顾客尽快在截止日前进行消费。同时还提供了现场退款服务。

 来源:南昌晚报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是以收银系统服务升级的原因发出公告,但据《南昌晚报》报道,店内不少货架商品已经卖空,经客服核实,这家家乐福超市不会再开。

 继家乐福南昌青云谱店关闭后,家乐福在南昌只剩下上海路店最后一家超市。如果上海路店真的关闭,意味着家乐福彻底退出了南昌市场。

 在上述两家门店关店之前,家乐福重庆沙坪坝店已经宣布在2022年1月15日就已经停止营业。

 家乐福重庆分公司的相关人士表示,位于沙坪坝商圈黄金地段的家乐福,这几年经营出现了困难。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沙坪坝区的盒马鲜生、永辉超市等强劲对手发力,商圈内超市业态竞争不可避免,家乐福沙坪坝店腹背受敌,客源减少造成业绩下滑。

 这样的局面,同样在今年2月底宣布闭店的广州万国店周边上演。据了解,家乐福万国店辐射范围内,陆续开出了盒马鲜生、TASTE精品超市、永旺、华润万家等多家超市,随着超市业态竞争愈加激烈,家乐福不再具备明显的经营优势。

 如此来看,家乐福的“关店潮”一直从2021年延续至2022年。据了解,去年家乐福闭店超过了20家,仅在下半年就关闭了大卖场7家、便利店8家和精选店3家。

 家乐福关闭的这批门店,多家为经营10年以上的老店。另外,随着门店的关闭,家乐福已经退出成都、珠海、济南、杭州、南昌等城市。

 整体来看,闭店大多是因合同到期、门店业绩不达标、商圈人气消费变化以及零售超市的竞争加剧等,该区域内无法支撑它的存在。

 实际上,2019年,在苏宁收购家乐福之时,广东财经大学商贸流通研究院院长王先庆就曾表示,苏宁需要关闭家乐福一些选址不佳的老店,进行整合。

  苏宁难救家乐福?

 作为欧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国际化零售连锁集团,家乐福开启了“大卖场”的商场时代,甚至被誉为“大卖场教父”。

 1995年圣诞节,家乐福在北京朝阳区北三环边上,率先开了一家名为“创益佳商场”的大超市,与多数商店还是以小卖铺的经营形式,形成鲜明对比。

 由于家乐福在国内首家门店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随后家乐福开始进军上海、深圳、天津、成都、厦门、济南、杭州等城市。2004年家乐福力压沃尔玛成为国内的“商超一哥”,门店数达到57家。

 来源:罐头图库

 2010年,家乐福迎来高光时刻,门店数量达到249家,几乎每个大城市都有家乐福的身影。不过,从2011年开始,家乐福在国内就开始走下坡路。

 一开始,因为经营问题,家乐福被中央五部委联合整治,后又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频频上热搜。今年1月,北京家乐福因为防疫不力被点名;2月,北京家乐福健翔桥店因为经营腐败变质的预包装食品,被罚款8.6万元。

 对于家乐福失利的原因,市场上分析众多,有业内人士提出这是时代变化的结果。在2009年以后网购、电商的兴起,传统的商超零售行业在逐渐凋零,作为“大卖场教父”的家乐福衰落,似乎成为时代的必然。

 2019年,家乐福被苏宁以48亿元的.价格接手,此后并入了苏宁的体系之中。不过苏宁接手之后,家乐福的经营业绩并未得到有效的改善。

 财报显示,2020年,家乐福中国营业收入为255.74亿元,净利润为亏损7.95亿元。2021年,家乐福中国总体营业收入同比下降超过10%,预计实现的EBITDA亦同比下降。

 对此,苏宁回应表示,家乐福中国2021年以来主营业务受到社区团购低价扩张影响、食品CPI持续走低、消费放缓、疫情反复等诸多不利因素影响表现较弱。

 在连续的亏损下,家乐福也在积极进行调整。苏宁接手家乐福之后,积极进行数字化改造,推动家乐福互联网运营建设,小程序建设、入驻平台电商等举措。

 除此之外,家乐福也积极转型。2021年10月,家乐福中国在上海浦东新区开出首家会员店,12月份又在上海青浦区开业了第二家家乐福会员店。

 家乐福中国CEO田睿曾透露,在未来3年内,家乐福会员店将逐渐拓展全国布局,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等全国范围内扩张,落子100家付费会员制超市。

 付费会员制模式是一种成熟的商业模式,需要经历本土化的试错与适应过程,而如何为付费会员提供物超所值的商品以超出预期的服务体验,才是留住付费会员的核心要义。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认为,与国外知名会员店相比,本土会员店更加熟悉本土顾客的消费心理、消费行为特点与区域消费偏好,这是国外知名会员店所不具备的优势。

  零售行业面临大洗牌

 实际上,不仅是家乐福面临着关店潮,2021年以来,多家零售行业的商超大佬,同样处于不断闭店调整阶段。

 来源:沃尔玛中国

 据了解,沃尔玛中国2021年全年关店超过30家,囊括了广州、南昌、上海等多家城市。除了沃尔玛,人人乐超市也在半年内了关闭了19家,未来还会根据实际情况,继续实施闭店。

 除此之外,永辉超市、联华超市、华润万家等都出现了关闭门店的情况。

 在零售商超的下行态势下,疫情加速了这一趋势变化,去年上半年多家超市净利润同比下滑,部分企业下滑超过50%。

 据赢商网统计,13家超市上市企业2021年1-6月的营收总额为1062.99亿元,同比下滑7.31%,较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也有轻微下滑,净利润总额罕见录得亏损,为-6.63亿元。

 对于零售行业,濮阳市绿城商贸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建忠表示,后疫情时代的2021年,宏观经济低迷,消费潜力下降,新冠疫情仍旧呈现零星爆发的态势,对零售行业有很大影响。面对线上较为激烈的冲击,实体零售业面临多层次、结构性的压力巨大。

超级大卖场家乐福频繁关店3

 广州第一家家乐福店在将本月底正式关店,这已经是开年后家乐福关闭的第三家大卖场。

 “其实万国店还是盈利的,但是租金合约到期了。物业选择了其他的企业。”与广州家乐福合作较多的上游供应商告诉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发现,本轮家乐福关闭的3家门店,都位于一线城市,其中广州2家、上海1家。合约到期、租金压力让家乐福无法续约。去年11月,家乐福在新一线城市——杭州的最后一家店也彻底关闭。

 “广州十年前,主城区老城区,就难见到大卖场了。比如越秀区,十年前就没有了超过一万平米的大卖场“,和麦贺达集团副总裁田黎明谈到。

 如今,大卖场模式已正败走一线城市。而会员店、mini小店、下沉市场成为零售界新的竞争战场。

  关店潮加速,全因“十年期满”?

 “几乎家乐福每个地区的采购都是监狱的常客,家乐福最多发给供应商的邮件,就是廉政调查。”前述业内供应商告诉新浪财经。

 显然,家乐福陷入关店潮也有自身经营的原因。由于内部以三权分立的方式管理,家乐福的毛利又严重依赖供应商的费用。长期以来,家乐福内部采购部门的贪腐非常严重。这些弊端,让家乐福在大浪潮中挣扎的更加明显。

 2月15日,在广州海珠去万国奥特莱斯经营20年的家乐福,宣布在月底关店。关于闭店原因,家乐福官方回应称:“因租赁期满,业主整体经营布局不再规划超市业态,收回场地另有他用。”这次,家乐福用题为《愿君安好, 别处再见》的告示牌,与广州的街坊邻居说“再见”。

 实际上进入2022年,家乐福关店的脚步非常频繁,目前 已有3家门店宣布关店,其中包括经营16年的家乐福沙坪坝店、经营20年的广州家乐福万国店,以及家乐福南昌上海路店,其中万国店还是家乐福在广州的第一家门店。

 值得注意的是,家乐福的关店原因并不是因为经营不善。上游供应商告诉新浪财经:“其实万国店还是盈利的,但是租金合约到期了,物业选择了其他的企业。”

 “不只是家乐福,人人乐、沃尔玛都是关店比开店多,很多区域性的卖场也都在关。”田黎明谈道。

 就在本月22日,沃尔玛福州东街已于2月17日贴出公告,于2月24日起停业。对于闭店原因,门店工作人员表示,合约已经到期,业主东百集团要涨租金,沃尔玛方面认为租金成本和效益不成比例,因此并未选择续租。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至2020年,沃尔玛中国关闭了约80家门店;2021年,沃尔玛中国又已累计关闭30余家大卖场,关店原因基本都是“租约到期”。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新浪财经,全国有上千家大卖场,都是2000年到2008年之间建的,而租期大多为10年、15年。所以2015年前后,大卖场关店潮开始发酵。

 此前沃尔玛方面也对外解释,由于2010-2011年的大面积布局,到2020-2021“十年期满”,自然迎来新一波的撤店潮,福州东街口店正是如此。

 所有的零售都追求一个共同的KPI,那就是坪效。大卖场模式是“一站式”,强调商品广度、宽度,SKU动辄就超万;其坪效远没有便利店高,对租金也尤其明显。

 而这些年电商的发展也冲击了传统零售,大卖场的红利期已然成为过去。2016年9月,大润发被阿里收购,时任创始人留下了一句话:“我们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但却输给了这个时代”。

 5年后的2021年,在前三季度,永辉超市、华联综超以及沃尔玛、高鑫零售等连锁商超均出现盈利下滑或亏损。其中,永辉超市前三季度净亏损高达21.78亿元。

 上世纪九十年代,大卖场模式被家乐福带入中国,一站式购物的便利与丰富的商品让当时的大卖场在国内颇受追捧,当时,大卖场是快消品最重要的出货渠道,也是品牌重要的展示窗口,大卖场“渠道为王”的说法也来自于此。家乐福也因为渠道优势,收取品牌商、供应商高额的费用,属于典型的费用毛利导向型。

  下沉与会员店是“自救法宝”?

 家乐福广州万福店的关门,也预示着家乐福继续从一线城市退场。事实上,早在去年11月,杭州最后一家家乐福也因为合同到期而关门。

 随着租金的压力,大卖场在一线市场的存活率会越来越低。以深圳为例,整个深圳的大型超市就很少见,反而便利店的生存空间比较大。

 “广州十年前,主城区老城区,就难见到大卖场了。比如越秀区,十年前就没有了超过一万平米的大卖场“,田黎明也补充道。

 在一线城市的租金压力下,大卖场模式的的生存空间更加下沉,同中型、Mini超市、社区超市等新业态也更加受欢迎。

 高鑫零售发布2019年财报佐证,旗下大润发及欧尚零售门店位于一、二、三、四线城市占比分别为15.6%、16.5%、46.3%、21.6%,一二线占比较低,下沉趋势明显。同时,2020年,高鑫零售新开24家小润发门店,20家位于江苏南通市,4家位于江苏泰州市,经营面积200-500平米,门店6成业绩来自于蔬果、水产、肉类。

 另一个自救的方法就是做会员店。

 去年,连锁商超纷纷将仓储会员店当成自己的“第二增长曲线”。6月,第一家中国品牌的仓储式会员店——盒马X会员店宣布模式跑通,进入全国复制阶段。同一时间段,Fudi、北京华联宣布旗下首家会员店开业。

 去年下半年,家乐福中国也开放中国首家会员店,并宣称未来3年内将200家大卖场中的一半全面升级为付费会员店;11月下旬,沃尔玛旗下山姆会员店宣布在中国已经开设近40家门店。

 业绩承压的永辉超市,以压注会员店做转型,公司今年1月回复投资人称,目前开的仓储会员店有50几家。

 山姆、麦德龙等传统会员店,多开在城市偏远地区,解决了大卖场在城市中心地带的租金压力。

 不过,会员店也已成为各家争夺地盘的“要塞”。去年,家乐福会员店开业当天发布致歉信,称从会员店筹建到开业,竞争对手持续向一些供应商进行“二选一”施压,若供应商不下架自己在家乐福的产品,对方就会下架他们的产品,部分供应商不堪竞对压力不得不回购商品。

 传统商超在会员店领域的战争就此白热化,家乐福和盒马同时将矛头指向会员店前辈山姆。作为“大卖场”模式的鼻祖,家乐福在会员店领域布局才刚刚开始。然而同陷入大卖场关店潮的沃尔玛,却在最近发布的第四季度财报中扭亏为盈。

 大卖场转型中,稍有不慎,就会有人出局。

 这个行业,确实正在重新洗牌。

苏宁会就此落幕吗?

无锡家乐福门店

货架空了很多

是不是要倒闭了?

家乐福的购物卡

是不是不能用了?

最近

在一些社交平台

有不少消费者发出了

这样的疑问

12月12日

无锡悦家商业有限公司发出

关于家乐福正常经营的申明

以此辟谣

“无锡家乐福闭店”的传闻

↓↓

记者为此实地探访了

家乐福凤翔店和永乐店

现场探访

确实有部分货架缺货

日前,有网友吐槽无锡家乐福店货架空了很多,一些常见的品牌洗发水、饼干、方便面都买不到,于是引发质疑。

记者在清扬路家乐福店看到,店内货品充足,只在牙膏洗浴卫生纸区有部分货架空的情况。

凤翔路家乐福店内情况(12月12日17:00左右)

家乐福中国回应

家乐福中国相关负责人:

家乐福不会离开无锡,公司一直看好无锡市场的发展,将继续为无锡市民提供服务。

家乐福正积极通过调整组织架构、优化供应链、业态拓展等方式转型、应对挑战。

目前公司正在积极筹备即将到来的春节季,会以全新的商品供应链持续提供至好至省的商品和服务。

未来,家乐福中国将定位“近场零售服务商”,在目前大卖场O2O核心服务3公里范围用户基础上,在15公里范围内进行消费市场扫描、消费需求洞察,用最集约的方式整合供应链、门店、零售云、社群等资源优势,希望通过重构商品供应链、精细运营用户消费场景、多元拓展销售渠道等方式,建立家乐福可持续增长能力。

家乐福与无锡颇有渊源

进入无锡市场已22年

巅峰时曾同时在锡运营

11家门店

家乐福进入无锡。

家乐福曾公开透露江苏地区门店销售额占全国10%,而无锡销售总额占江苏地区50%,当时的清扬路单店销售额甚至长期排进全国单店前五。

锡城首家“easy家乐福”便利店开业,无锡成为继上海之后第二个拥有家乐福便利店的城市。此后,家乐福门店进行全面的数字化改造,构筑线上线下融合的超市消费场景。

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的交易落下锤音,无锡家乐福自此进入苏宁时代。

随着线上零售的日益红火,线下实体店略有风吹草动即被冠上“关店”嫌疑,无锡家乐福也因此多次辟谣。

大家对家乐福有什么美好回忆

一起评论区来聊聊吧

家乐福中国卖给谁了

文丨BT 财经 HAN

苏宁置业破产?阿里、国资、美的接盘苏宁易购(002024.SZ)和物流?

6月22日,关于苏宁再次传言四起,但苏宁置业通过微博火速回复辟谣:已报警,将严肃追究造谣者法律责任。

此次陷入舆论漩涡的“苏宁置业集团有限公司”是苏宁旗下的不动产的持有管理平台。据国家企业信息公示系统显示,公司股东有张近东父子和苏宁电器集团有限公司。

据官网介绍,项目覆盖商业地产、产城小镇、住宅地产、物流地产四大板块,其中商业地产以高端酒店、写字楼、购物中心为主。

苏宁置业与投资者熟悉的上市实体苏宁易购没有直接的股权关系 ,后者曾经在答投资者问中如是明确回复。 但同属苏宁集团和创始人张近东麾下资产,二者依然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6月初,苏宁易购公告董事长张近东所持公司部分股份被冻结,原因就和张近东等人为苏宁置业与华能信托的30亿元信托贷款提供担保有关。

同样是在6月22日,苏宁易购公告股票继续停牌,筹划购买深创投苏宁云新私募投资基金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

有市场人士分析此举可能是苏宁易购回购不久前卖给深创投的资产,但BT 财经 联系到深创投方面,对方回复显得对此事讳莫如深,表示“目前为止没有可以对外发布的消息”。

2012年以来,苏宁就走上了“多元化扩张”的道路。据公开媒体报道, 家电连锁起家的苏宁如今业务已经涵盖电商、物流、地产、金融、足球、电竞。

2013年,苏宁斥资2.5亿美元成为PPTV第一大股东;2016年,对价为2.63亿欧元收购意大利足球豪门国米68.5%股权;2017年战略投资恒大地产200亿元,并于同年收购天天快递;2019年先后以27亿元和48亿元收购37家万达百货门店、家乐福中国80%股份……

除了对外大手笔收购,内部孵化新零售业务上,苏宁也不断加码 ,曾经布局过苏宁极物、苏鲜生、苏宁小店等项目。

据搜狐 财经 统计,近年来苏宁系在物流、文体、零售百货等领域的投资支出高达383亿元。

扩张背后是债台高筑。 经济观察网文章写道,数据显示整个2021年苏宁易购的负债规模逼近400亿元,其中包括2021年需要偿还债券40.54亿元、短期借款280.9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46.16亿元。

《证券时报·券商中国》形容: 而立之年的苏宁迎来了“最关键的时刻”。

从2020年11月起,苏宁就多次陷入资金链紧张的传闻,高频次的股权质押引发市场猜测,苏宁曾回应“是正常的商业操作”。

不争的事实是,从2014年起的多年,“老本行”苏宁易购(002024.SZ)扣非净利润均亏为负,每每都靠投资收益拉正净利润。2018年12月,苏宁公告清空阿里股票,持股三年实现净利达141亿元。

谁是苏宁的下一个金矿?此前苏宁曾投资恒大200亿元可转债,但随着恒大借壳回A失败,这部分资金回报或短时间内不再可期。

2021年2月,苏宁等来了深圳国资 ,但据界面新闻,苏宁易购可能已经没有足够的股权按原计划转让,这一计划或将受阻,资金也未到账。

6月22日,苏宁易购公告筹划购买深创投苏宁云新私募投资基金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有市场人士分析此举可能是苏宁易购回购不久前卖给深创投的资产,但深创投方面回复BT 财经 “目前为止没有可以对外发布的消息”。

另外,江苏国资也已经出手纾困 ,对价31.82亿元受让了苏宁易购5.59%的股份,不过张近东需要在10个月内回购这些股份并支付3.85%的年化利率。

苏宁会在此停步吗?也不尽然,毕竟苏宁的家底够厚,主业务底盘也仍在。

2021年农历新年后的苏宁全员开工的第一天,张近东发表内部团拜讲话,释放了非常重要的信号:卸下包袱、轻装上阵。据媒体报道,他当时强调了对非零售主赛道的业务主动做减法,“该关的关,该砍的砍”。

苏宁易购也曾经在业绩预告中表示,2020年经营性现金流正在改善。 该公司曾在业绩预告中表示,预计全年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转正。

苏宁易购的门店、仓储、物流和供应链积累,也是不容忽视的“家底”,毕竟这仍是一家年营收2000亿元体量的公司。张近东曾接受《第一 财经 》采访时也表示,公司未来聚焦专业的全场景、智慧供应链两件核心要务。

市场上也不乏机构对苏宁易购的“增持”和“买入”评级。 天风证券一份研报显示,苏宁易购2021年第一季度同比扭亏,国资接手后实现新发展值得期待。光大证券分析,公司物流业务调整发展方向,对天天快递的高亏损业务调整、部分自营小件配送业务和顺丰合作,同时继续发展零售云业务。

此前报道的苏宁卖掉41套公寓这件事,被一些媒体解读为“苏宁家底已空”,但实情是,苏宁手里有800套商品房公寓,卖出量占比极小。

从某些角度来说,苏宁是一家不缺“幸运”的公司,比如江苏苏宁易购队夺冠中超、国米时隔11年再次登顶意甲冠军、苏宁电子竞技俱乐部斩获《英雄联盟》2020赛季全球总决赛亚军。

梳理苏宁家底仍有翻盘机会,苏宁需要抓住每一个机会。

#苏宁置业否认破产#

家乐福中国卖给苏宁了。

2019年,苏宁国际就已完成了家乐福中国80%股份的收购,不过也未能扭转家乐福中国的连年亏损。2022年11月11日,苏宁易购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称,因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其子公司苏宁国际收购家乐福中国剩余20%股权一事出现较大争议,双方按照协议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在进行处理。

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创立于1990年,员工28万人,在中国和日本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秉承引领产业生态、共创品质生活的企业使命,苏宁产业经营不断拓展,形成苏宁易购、苏宁金融、苏宁置业三大产业板块协同发展的格局。

苏宁公司

苏宁创立于江苏南京,经过26年的发展,苏宁已是中国领先的商业零售企业,名列中国民营企业前三强。张近东先后开创了自营服务、3C+模式、后台战略、智慧苏宁、互联网+零售等一系列经营管理创新模式。由于企业经营出色、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苏宁经营管理案例被录入多所知名大学商学院管理教材。

面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时代,苏宁易购坚持零售本质,持续推进O2O变革。全品类经营,全渠道运营,全球化拓展,开放物流云、数据云和金融云。通过POS端、PC端、移动端和家庭端的四端协同,实现无处不在的一站式服务体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苏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