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略决策名词解释

tcl家电集团8月21日被投诉_tcl家电集团erp

除湿机质量十大品牌排名:百奥、多乐信、德业、浦力适、格力等,推荐百奥除湿机金刚工业除湿机_CF6.8DT,该除湿机质量好,性能高,有保障,放心选择。 点击匹配您的专属温湿度解决方案

百奥除湿机金刚工业除湿机_CF6.8DT有以下一些优特点:

1、使用寿命长。用百奥除湿机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选配高性能的核心部件,加上精湛的制作工艺和严格的性能测试,可保证设备在恶劣环境下运行稳定、可靠、寿命更长。

2、低碳节能。同等除湿量状况下,能耗低20%左右。

3、高新技术产品。百奥除湿机荣获“高新技术产品”认证,技术实力在行业中具有优势。

4、超高性价比。百奥先进的ERP管理系统,高效整合供应链,并实现规模化生产,为客户提供具有“技术领先、工艺精湛、品质精良、价格合理”的除湿产品。

想要了解更多有关除湿机的相关信息,推荐咨询PARKOO百奥。PARKOO百奥有着16年的品牌历史,是国内同行首家获得《防爆电气产品生产许可证》。PARKOO百奥除湿机不仅除湿快,而且除湿量大,控湿精准,安全可靠,产品通过国内CCC、美国ETL、韩国KC认证、欧盟CE/GS认证、日本PSE认证等。该除湿机定时控制,定时关闭,还可以预约启动,湿度控制,满足用户自设湿度,自动恒湿的控制要求。

战略决策名词解释

分类: 商业/理财 >> 贸易

问题描述:

帮忙下提供下有关tcl供应链方面的资料(其他的如购等均可只要和物流相关),本人要写关于这方面的毕业论文呢,急切求教中!

解析:

哈哈...冲着高分来回答,看我的:

TCL供应链管理之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势必推进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步伐,然而,就目前的管理现状与经营水平来说,我国企业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尤其是一些企业在复关之后面对白炽化的市场竞争趋势已显得力不从心,不知所措,无从招架和难以应对。鉴于上述情形,我们的企业必须要敢于面对现实,积极研究对策,不断改善经营,提高管理水平,增强核心竞争力才是唯一出路,否则就会被无情,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众所周知:供应链的管理已成为制约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日益突显,其中,如何有效地运用企业的物流购供应链及其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难题之一,并且在企业经营战略中占有攸关置要的地位,是全面改善和大力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环节,正因如此,加强供应链的管理就成为TCL集团今年经营管理的主题工作内容之一,受到广泛重视。

建立购招标管理平台,规范购业务流程和购人员行为,杜绝购“黑箱”操作和购腐败是极为有效和完全必要的。众所周知:国内众多知名家电企业在连年的“价格战”驱动下,已另辟蹊径,把眼光放在了加强购供应链的管理上,并且收到较好的成效。例如连续二年亏损且即将被摘牌的科龙集团,在格林柯尔入主科龙之后,顾雏军出任董事长之初,即树老板之威。一句最经典的话就是:你们每花一块钱,就有我两毛钱。对科龙原有的购组织系统进行变革调整,建立购竞标管理平台,成立购管理工作组,所有供应商凡是在品质、交货期、资信等方面得到科龙认证通过后,都可以参与科龙的购竞标活动,购工作组通知合格供应商到科龙集中上网竞标,即每家供应商的代表进入科龙事先设定好的小房间用电脑上传资料报价竞标,所有供应商均不与购人员见面,购人员通过网上报价确认供应商,仅此一项就在顾老板入主科龙的头一年,降低购成本几千万元。去年9月TCL移动通讯有限公司也导入购电子招标系统,至今已节约购成本300万元,由此可见,成效是巨大的,效果是明显的。

众所周知:对于技术性一般的企业,其物流购成本比例在30%—80%之间;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其购成本比例一般为10%—30%;对于多年成熟的简单技术,购成本比例可能高达90%,例如电话机售价100多元/台,厂家仅有几元利润。由此可见,如何使企业在白炽化的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不仅要在研发、销售、制造上寻找改进点,而且也需要在物流购供应链上挖掘潜力。用一套科学、系统、有效的物流购管理操作平台去指导、改善和实施物流购运作,形成企业独有的物流购优势,以促进研发、保障生产需求供应,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获得持展提供动力。同时,也是杜绝购腐败的一剂“良药”。

笔者认为,建立现代企业物流购管理平台应该按照“强化管理,理顺职能;明确职责,规范业务;杜绝腐败,降低成本;高效运作,增加收益”的原则。物流购管理操作平台(系统)由以下七部分组成。

一、购与预算子系统:购预算是购部门为配合公司年度销售预测或生产(包括产品品种、数量),对所需求的原料、物料、零件等数量及成本做详实的估计,以利整个企业目标的实现。购与预算是企业年度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要以年度生产、用料清单和存量管制卡为依据,设定物料标准成本指标体系和监控价格涨跌变化之规律,针对现实状况进行必要求调整,实行动态滚动管理方法,提高购与预算子系统在实际过程中的准确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供应商开发管理子系统:正确考查、评估、认证和选择适当的供应商,是物流购工作成功的关键。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购最怕找错供应商”。不管价格如何便宜,如果供应商选择不当,日后会后患无穷。供应商的开发是为今后购工作的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此,供应商的确立必须成立评选小组,确定科学、合理和系统的评审项目,一般包括经营状况、企业资信、制造能力、技术水平、品质性能、管理绩效等指标进行评审,把合格厂商按A(最好)、B(良好)、C(较好)分级建立档案。每半年重审评估一次,根据《供应商评估制度》,从品质、成本、价格、服务水平、交货周期、履行合约的承诺与能力等得分高低重新划分调整,进行动态管理,没有终身制,把供应商开发与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实现购环境的最佳选择。

三、购物流子系统:是指任何物品从卖方(供应商)到买方场所(公司)进行的转移活动,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存储、配送、信息、管理等方面。购物流子系统由包装运输物流、暂存检验物流和物料入库物流三部分组成。购物流子系统的结构是由位移载体、存放载体、位移路径构成。如何设计一个有效的购物流子系统,并且使之运作富有成效,是现代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之一。优化购物流子系统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送货性强,批量规模购合理,协作配送效率高,物流路径最优,信息电子网络化管理,最终建立企业的购供应链模式,从而使之快捷高效的运作。

四、购绩效评估子系统:包括购部门目标绩效考评制度,购人员绩效考评制度,供应商绩效考评制度。在建立购绩效评估子系统时,要正确、重点设定与选择最能反映和代表购绩效的指标体系,明确绩效考评的目的、原则、程序与方法,合理选定考评人员和设置考评机构,正确及时反馈考评结果和认真搞好考评工作总结,保证考评内容重点化、考评指标定量化、考评手段科学化、考评结果客观化。一般来说,购组织绩效指标体系包括购(完成及时率)、物料质量(来料合格率)、购成本(价格差额比率)、购周期、供应(供应准确率)、库存(库存周转率)、服务满意度等,与供应商绩效指标体系和购人员绩效指标体系是有所不同的。企业如能建立部门绩效子系统,并持续进行评估,就能及时有效地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制订改善的措施和解决的方案,确保购目标的实现和绩效的提升。

五、购(资讯)信息子系统:由资料数据库存、业务操作系统、业务管理系统、决策支援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五个部分组成。为了迎接全球电子化的挑战,企业界导入或引用电子商务已是大势所趋,更是提升其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购信息子系统的全面导入不仅提升购效能,更为重要的是给购部门及整个组织管理带来明显的收益。现在企业经常使用的是ERP(企业系统),这能使我们获得更多、更新、更全面、更精确、更及时的资讯,利用这些资讯拓展购视野,帮助在与供应商谈判时掌握主动权,提高工作效率和改善作业流程,有更多的时间放在购策略和绩效提升等重要工作上去。

六、购管理制度、工作标准、动作程序与作用流程子系统:为了全面、准时、有效地完成物流购工作,实现生产、物料需求同物料购三者之间的同步运作与均衡制造,达成整个组织的目标,必须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明确的工作标准,适用的运作程序和合理的作业流程为前提。在这里我们把购管理组织分成四个层次:一是管理制度,主要是制定解决购组织部门的方向、关键与重大的管理问题;二是工作标准,按工作岗位拟订、衡量工作做得好坏的基准,是用于检验考评工作人员是否称职的依据;三是运作程序,规定物流购工作层面各接口环节的运作程序;四是作业流程,更为详细地制定出各项具体业务的作业流程图,明确指导购人员按作业流程正确执行工作指令,及时完成本职工作任务。这些都是物流购系统规范化管理的基础,有利于购管理工作全面走上正轨。

七、购策略规划子系统:包括购政策(大政方针)策略规划、成本价格策略规划、购品质策略规划、支持供应策略规划、环境变动策略规划和存储策略规划等。全球经济竞争日趋白炽化,促使企业经营的策略规划与管理也愈来愈受到重视,如何制定企业未来发展的最佳策略,并付诸实施,无疑是企业决策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正因如此,实施购策略规划之目的是通过策略性的规划管理,从企业长期经营目标出发,结合外部购环境的变动,并分析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优劣因素,以求利用自己的长处和抓住外部的机遇,克服自身的弱点和规避外部的风险,取积极的对策迎接挑战,使企业购活动由被动变主动,化劣势为优势,从而实现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获得良好的购收益。

(备注:本文这里所谈供应链管理仅指从开发供应商,下达购,跟踪购进程,购货物送达公司和检验合格入库为止,不包括我们生产的产品再配送到市场和服务客户,是相对的、狭义的概念。)

战略决策是关系企业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是非程序化的、带有风险性的决策。涉及企业发展方向、经营方针、经营目标、产品发展、技术改造、市场开发、企业转向、人力开发等事关企业生存的重大问题。因此,在决策中要注意依靠集体的智慧,要进行严格的可行性论证。在进行战略决策时必须注意:(1) 充分考虑企业的经营环境因素(包括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科技因素、法律因素和社会因素等)。(2) 结合企业内部条件 (包括:人力、物力、财力、自然条件、技术专利、商标信誉等经营条件,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能力、销售能力、竞争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管理水平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1]

中文名

战略决策

外文名

strategic decision

战略决策模型

SWOT模型、GE矩阵等

三要素

战略背景、战略内容、战略过程

意义

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

快速

导航

三要素

步骤

模型

典型思路比较

专业研究

简介

战略决策是战略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起着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战略决策依据战略分析阶段所提供的决策信息,包括行业机会、竞争格局、企业能力等方面。战略决策要综合各项信息确定企业战略及相关方案。战略实施则是更详细地分解展开各项战略部署,实现战略决策意图和目标。

战略决策

战略决策阶段可分为战略定位决策、战略指标决策、业务战略决策三个步骤。

战略决策思路指企业在战略决策时的出发点,其与战略分析十分密切,战略决策思路类型很多。

传统战略决策模型主要有:SWOT模型,除SWOT模型外,还有其他模型可同时用于战略分析和战略决策,如波士顿矩阵、GE矩阵。[2]

三要素

战略决策三要素是指在战略制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个影响战略决策的因素,即战略背景、战略内容、战略过程。

战略背景是指战略执行和发展的环境;

战略内容是指战略决策包括的主要活动;

战略过程是指当战略面对富于变化的环境时,各项活动之间是如何联系的;

战略背景、战略内容和战略过程三个要素共同决定了一个战略决策。[2]

步骤

战略定位决策

战略决策阶段首要任务是战略定位问题,相当于制定“做什么”的公司战略,重点包括市场范围S定位和产品门类P定位,二者密切联系,组合形成一定的SP战略单元。战略定位依据战略分析阶段所分析的不同SP战略单元的行业盈利性变化规律、竞争格局和企业自身能力。[2]

战略指标决策

在企业战略定位决策之后,企业需要确定各SP战略单元的战略指标目标值,重点包括净利润指标、企业资本收益率目标、资本投入目标、市场份额目标、资本产出目标等。

企业要对不同SP战略单元相关指标值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不同战略单元净利润的构成比重,资本量的比重,相对竞争力比较等,以优化调整各战略单元的战略目标,促进整体经营最优化。

企业在战略指标决策时往往要受企业自身状况的约束,要综合权衡不同战略单元的机会和投入,要考虑获得的渠道以及投入的策略,要结合市场类型分析,如对大笔投资而言还要考虑自身决策对行业整体的影响。

业务战略决策

在战略定位决策和战略指标决策基础上,企业需要制定保障指标实现的相关业务战略。重点包括提高企业资本收益率的业务战略,如成本领先战略、质量领先战略;提高可投入资本量的业务战略,如融资战略、并购战略等;提高市场份额的业务战略,如低价战略、渠道战略等;提高资本产出的业务战略,如精益生产战略、流程再造战略、信息化战略等。提高净利润的目标依赖于以上各项业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业务战略决策需要业务职能领域的专业分析,此处的分析不同于战略管理循环中的战略分析,其分析内容要为广泛和灵活。对业务战略决策要有其自身的目标和行动方案,对业务战略实施所制定的具体保障措施可不列为业务战略决策的内容,可作为战略实施阶段的内容。

模型

SWOT模型,(也称TOWS分析法、道斯矩阵)即态势分析法,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在现在的战略规划报告里,SWOT分析应该算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具。来自于麦肯锡咨询公司的SWOT分析,包括分析企业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s)。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通过SWOT分析,可以帮助企业把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除SWOT模型外,还有其他模型可同时用于战略分析和战略决策,如波士顿矩阵、GE矩阵。

波士顿矩阵(BCG Matrix)又称市场增长率-相对市场份额矩阵、波士顿咨询集团法、四象限分析法、产品系列结构管理法等。制定公司层战略最流行的方法之一就是BCG矩阵。该方法是由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ConsultingGroup,BCG)在上世纪70年代初开发的。BCG矩阵将组织的每一个战略事业单位(SBUs)标在一种2维的矩阵图上,从而显示出哪个SBUs提供高额的潜在收益,以及哪个SBUs是组织的漏斗。BCG矩阵的发明者、波士顿公司的创立者布鲁斯认为“公司若要取得成功,就必须拥有增长率和市场分额各不相同的产品组合。组合的构成取决于现金流量的平衡。”如此看来,BCG的实质是为了通过业务的优化组合实现企业的现金流量平衡。

BCG矩阵区分出4种业务组合。

问题型业务

(QuestionMarks,指高增长、低市场份额)

处在这个领域中的是一些投机性产品,带有较大的风险。这些产品可能利润率很高,但占有的市场份额很小。这往往是一个公司的新业务,为发展问题业务,公司必须建立工厂,增加设备和人员,以便跟上迅速发展的市场,并超过竞争对手,这些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投入。“问题”非常贴切地描述了公司对待这类业务的态度,因为这时公司必须慎重回答“是否继续投资,发展该业务?”这个问题。只有那些符合企业发展长远目标、企业具有优势、能够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才得到肯定的回答。得到肯定回答的问题型业务适合于用战略框架中提到的增长战略,目的是扩大SBUs的市场份额,甚至不惜放弃近期收入来达到这一目标,因为要问题型要发展成为明星型业务,其市场份额必须有较大的增长。得到否定回答的问题型业务则适合用收缩战略。如何选择问题型业务是用BCG矩阵制定战略的重中之重也是难点,这关乎企业未来的发展。对于增长战略中各种业务增长方案来确定优先次序,BCG也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方法。通过下图权衡选择ROI相对高然后需要投入的占的宽度不太多的方案。

明星型业务

(stars,指高增长、高市场份额)

这个领域中的产品处于快速增长的市场中并且占有支配地位的市场份额,但也许会或也许不会产生正现金流量,这取决于新工厂、设备和产品开发对投资的需要量。明星型业务是由问题型业务继续投资发展起来的,可以视为高速成长市场中的领导者,它将成为公司未来的现金牛业务。但这并不意味着明星业务一定可以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现金流,因为市场还在高速成长,企业必须继续投资,以保持与市场同步增长,并击退竞争对手。企业如果没有明星业务,就失去了希望,但群星闪烁也可能会闪花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眼睛,导致做出错误的决策。这时必须具备识别行星和恒星的能力,将企业有限的投入在能够发展成为现金牛的恒星上。同样的,明星型业务要发展成为现金牛业务适合于用增长战略。

现金牛业务

(Cashcows,指低增长、高市场份额)

处在这个领域中的产品产生大量的现金,但未来的增长前景是有限的。这是成熟市场中的领导者,它是企业现金的来源。由于市场已经成熟,企业不必大量投资来扩展市场规模,同时作为市场中的领导者,该业务享有规模经济和高边际利润的优势,因而给企业带来大量现金流。企业往往用现金牛业务来支付帐款并支持其他三种需大量现金的业务。现金牛业务适合用战略框架中提到的稳定战略,目的是保持SBUs的市场份额。

瘦狗型业务

(Dogs,指低增长、低市场份额)

这个剩下的领域中的产品既不能产生大量的现金,也不需要投入大量现金,这些产品没有希望改进其绩效。一般情况下,这类业务常常是微利甚至是亏损的,瘦狗型业务存在的原因更多的是由于感情上的因素,虽然一直微利经营,但象人养了多年的恋恋不舍而不忍放弃。其实,瘦狗型业务通常要占用很多,如资金、管理部门的时间等,多数时候是得不偿失的。瘦狗型业务适合用战略框架中提到的收缩战略,目的在于出售或清算业务,以便把转移到更有利的领域。

Why BCG Matrix?BCG矩阵的精髓在于把战略规划和资本预算紧密结合了起来,把一个复杂的企业行为用两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来分为四种类型,用四个相对简单的分析来应对复杂的战略问题。该矩阵帮助多种经营的公司确定哪些产品宜于投资,宜于操纵哪些产品以获取利润,宜于从业务组合中剔除哪些产品,从而使业务组合达到最佳经营成效。

GE矩阵(GE Matrix/Mckinsey Matrix)GE矩阵法又称通用电器公司法、麦肯锡矩阵、九盒矩阵法、行业吸引力矩阵。说到GE矩阵就一定要结合BCG矩阵一起比较讨论,因为GE矩阵可以说是为了克服BCG矩阵缺点所开发出来的。由于基本设和很多局限性都和BCG矩阵相同,最大的改善就在于用了更多的指标来衡量两个维度。针对波士顿矩阵所存在的很多问题,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于70年代开发了新的投资组合分析方法——GE矩阵。相信很多人都听过GE多元化的故事了,如果非“数一数二”的SBUs都要脱离GE的航母,GE就是用这个矩阵的。GE矩阵相比BCG矩阵,GE矩阵也提供了产业吸引力和业务实力之间的类似比较,但不象BCG矩阵用市场增长率来衡量吸引力,用相对市场份额来衡量实力,只是单一指标;而GE矩阵使用数量更多的因素来衡量这两个变量,纵轴用多个指标反应产业吸引力,横轴用多个指标反应企业竞争地位,同时增加了中间等级。也由于GE矩阵使用多个因素,可以通过增减某些因素或改变它们的重点所在,很容易地使GE矩阵适应经理的具体意向或某产业特殊性的要求。

典型思路比较

导向型

企业类型多种多样,导向型决策思路即先看企业拥有什么,再分析可投入行业的机会,由此进行决策。如企业拥有大量闲置土地,其往往会寻求土地的开发利用,如果房地产机会好,会选择进入房地产行业。企业拥有客户,往往会为客户提供其他类型产品或服务,以获得更多赚钱机会。

导向型决策思路,优点是善于利用企业,但缺点是企业容易臃肿肥胖,会因过于分散而使主业不清晰不强大,使企业在各个战线上竞争不利,甚至导致企业过早死亡。导向型决策需要真正认清企业的,否则若过高估计自己的和能力,所做决策往往出现自己难以控制的局面。当前人们对TCL国际化战略的关注度很高,国际化出师不利往往有多方面原因,对自身国际化运作能力过高估计而准备不充分是TCL当前被动的重要原因。

机会导向型

机会导向型决策思路即先看外部机会,再组织抓住机会,其成功的基础依赖于对机会的准确判断。网络经济开始之初,网络风险投资十分火热,其成为机会至上型决策最流行的行业,在众多失败者中诞生了少数成功精英,机会导向型思路让一批平凡人变得不平凡。

机会导向型的弊端常是缺乏情况下决策,有时往往能输起第一次,却输不起第二次。机会导向型有的企业是什么机会都想抓,结果往往是什么都抓得不牢或甚至没抓住。有时对机会看不准又怕错失,结果企业过于分散,难以形成强势主业,各竞争领域均为配角。看来机会至上型要把握好度,不能无视机会,也不能什么行业都浅尝辙止。

攀比跟风型

攀比跟风型决策思路在中国企业中大量存在,当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都大量存在。同行其他企业搞起多元化上了什么产品赚了钱,自己不根据新时期情况做认真分析,就投机式跟风进入,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前几年家电企业掀起的造车运动,一些民营企业的炼钢冲动,结果许多企业为此项决策付出惨痛代价。

一些企业经营行为过去受外界或同行的影响,如别的企业都搞起国际化、搞起多元化,自己不跟流行趋势就怕被视为落伍,结果不根据自身实际也选择了国际化、多元化。结果别人能做成的事自己并没能力做成功,弄得企业陷入国际化或多元化的被动。

攀比跟风型失败的关键还是自己不善于分析把握机会。如果能真正洞察到机会,比别人慢半拍也是种大智慧,别的企业可能是烈士,自己企业成为英雄。如对一些新兴技术机会的分析把握上,如VCD的万燕被称为先驱,而其他跟进者成为后起之秀。

被逼无奈型

被逼无奈型往往由多种原因造成。有些企业不关心外部变化,只知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结果当行业衰败时企业才被逼想出路。有时被逼无奈是企业受种种情况限制难以做出壮士断腕的决策,比如退出成本过高等,企业只好选择熬下去等转机。

有时对外部机会谁都说不清,企业只好押宝随命了,没押对只好无奈转型紧追了。如四五年前开始的彩电行业传统显像管彩电出路问题,平板彩电是趋势,但究竟要多久才是主角,企业一时都难以说清。著名彩电企业长虹认为此过渡期要用约十年左右时间,结果在分配上重背投而轻平板,结果平板电视三年后就快速成长,背投产品一时辉煌却迅速衰落,企业被迫调整方向将重点转向平板彩电。与之对比,海信较早认定了平板电视的前景,虽曾尝试背投又因某原因较早放弃背投,投全力于平板彩电,结果平板行业机会如期而至,海信成为彩电升级中的大赢家。

战略决策四种典型思路中,导向型和机会导向型均各有利弊,企业要结合自身灵活应用。攀比跟风型与被逼无奈型均是企业应予以反思改进的。

专业研究

课程案例

当今世界,高新技术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国内外政治经济凸现出新的发展态势。面临当前金融危机、股市楼市变局,企业该如何应对?管理者的成长必须超前于社会的发展;管理者的思考必须超前于社会的认知。如何从容面对市场竞争,怎样才能轻松应对企业管理?客观形势要求业界精英们不断改造自己的思维、丰富自己的思想以适应前所未有的挑战。

主要内容:

1.如何深层次理解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针对相对较长时间对全局的决策

战略具有指导性、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系统性、风险性的特点

2.管理者的心智模式研究

管理者的心智模式影响着决定公司业绩的不同类型的战略决策

思想――行动――习惯――性格――命运

3.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

竞争优势是一系列要素或能力,它使得公司一直比对手业绩要好

核心竞争力,是有价值的、稀缺的、无可替代的,且是难以模仿的

4.当前形势下,如何进行战略规划

面对当今天多变的经济环境,利用多种分析工具,解决企业战略规划问题

5.现阶段企业竞争战略的选择

借鉴中外企业成功与失败战略案例,明确战略意义 ,选择适应企业发展的战略管理模式

专家

赖伟民,著名经济学家,北京大学企业商学院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北京大学《企业战略》课题组组长,中国企业联合会特聘专家,清华大学客座教授。近年来一直致力于经济管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主持和参与了《GSP系统开发》、《动态经济模型研究》、《制药版ERP的开发与研究》等多个省级、国家级项目。近期发表的《浦东机场怎么回事》、《当危机见底,我们如何布局》、《后危机时代的机遇与战略选择》等文在国内经济学界有较大影响。

赖教授曾经在多家知名企业任高管,有丰富的企业管理实战经验。访问调研了数千家企业,建立了大量的研究模型。并且担任多家企业的管理顾问,实际操刀企业的战略规划、营销策划和制度建设。多年来,赖伟民教授一直担任北京大学总裁班、清华大学总裁班主讲教授,全国财务总监、人力总监、市场总监、职业经理人等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的主讲专家,并多次在国家培训工程、国家653培训工程及各类大型论坛、研讨会担任主讲嘉宾。赖教授在全国演讲授课数千场,学识渊博,实战经验丰富。全国各地十万余名学员在现场接受过赖教授的思想,大量企业家因为参加了赖教授的课程,使自己的企业走出困境,实现财富倍增。赖教授善于把创新性理论思想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和大家一起完成把管理思想从抽象到具体,从理论到实践的蜕变过程。